1月17日,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2024年宏觀經濟數據,2024年中國GDP同比增長5%,經濟總量首次突破130萬億。面對2024年中國經濟“成績單”,國家統(tǒng)計局相關負責人用五個“很不容易”來評價。2024年,中國經濟怎么樣?2025年,又如何應對挑戰(zhàn)保持經濟持續(xù)向好?《新聞1+1》主持人白巖松,連線宏觀經濟學家、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帶來解讀分析。
2024年四季度GDP增長5.4%,是為實現(xiàn)目標努力發(fā)力的結果,還是自然增長規(guī)律的結果?
宏觀經濟學家、上海財經大學校長 劉元春:5.4%毫無疑問不是經濟自然運行的一個產物,而是黨中央對于二季度、三季度經濟增速有所回落、經濟動能有所轉弱進行精準分析,果斷推出一攬子增量政策,在投資、消費以及出口等領域取得一系列良好的反彈,所產生的一個綜合效應,因此是宏觀政策綜合發(fā)力的產物。我們現(xiàn)在從結果來看很美好,很滿意,但是過程依然是很艱辛。當然下一步也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zhàn),所以去年12月中旬,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2025年要再進行超常規(guī)、逆周期的政策,也就是說在去年一攬子增量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加碼推動經濟的全面復蘇。
如何看待經濟增速目標的實現(xiàn)VS普通人的“體感溫差”?
宏觀經濟學家、上海財經大學校長 劉元春:在自媒體時代,引領大家的體感和新聞的,是決定于一些邊際人群的感受。我們看到的GDP增長速度5%,是總體平均的一個速度。實際上在不同部門不同人群,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有相當一部分人在收入、利潤等方面的增長,可能與GDP的平均速度是有差異的,尤其是在傳統(tǒng)的一些行業(yè)里面,企業(yè)利潤的增長速度,可能呈現(xiàn)負增長;還有一些可能面臨著失業(yè)危險、面臨著行業(yè)調整的一些勞動者,收入可能出現(xiàn)了一些下滑;我們也會看到一些地方政府,財政也面臨了一系列的壓力。這些邊際群體的感受,往往會左右整個的輿論,所以從而形成了大量的人所聽到的、看到的、自己感受到的,和宏觀數據出現(xiàn)了一些偏差。那么這個偏差在外圍國家可能體現(xiàn)得更明顯,原因就是結構不均衡,導致偏差會更大。
如何看待全年外貿比上年增長5.0%?
宏觀經濟學家、上海財經大學校長 劉元春:外貿數據的超預期,不僅僅是在2024年下半年,實際上從2019年以來都超乎預期。這種超預期的增長,主要來源于中國規(guī)模經濟和技術進步所帶來的競爭力的全面提升,同時也會受惠于整個外貿結構的多元化,特別是向“全球南方”進行全面發(fā)展。我們看到的12月份10.9%的出口增長速度,也取決于這兩個主體因素,當然這里面也有搶訂單這樣的一些現(xiàn)象。但是不管怎么樣,的確中國經濟的彈性韌性,就是體現(xiàn)在我們全球競爭力上面,體現(xiàn)在我們超大經濟體,在規(guī)模經濟和技術進步的效應上面,所以這是好事。
年末全國人口比上年末減少139萬人,如何應對人口紅利的消失?
宏觀經濟學家、上海財經大學校長 劉元春:從理論上來講,人口減少直接會導致勞動力供給出現(xiàn)持續(xù)下滑,從而會導致增長速度下滑。更重要的是如果人口出生率下降,會導致整個平均年齡下降,生產效應和儲蓄效應都會發(fā)生作用,進一步使人口紅利出現(xiàn)消退。這種消退對很多群體來講,會周期性地發(fā)生。在應對上,人類歷史上已經有很多經驗,很重要的一個應對方式是,我們一定要從過去數量型的人口紅利,轉向質量型的人口紅利,也就是說要轉向人力資源紅利,特別是當下所看到的工程師紅利,這對于經濟增長是極其重要的。另一方面,當出生率下降,人口老齡化到來,就要求我們在社會保障體系上要進行全面提級,社會建設上要加大力度,這樣才能使整個經濟增長有很好的社會支持,這是一個浩大的工程,需要我們制定一系列的戰(zhàn)略來進行應對。
2024年的經濟數據中,有哪些驚喜?又有哪些擔憂?
宏觀經濟學家、上海財經大學校長 劉元春:驚喜的是我們在科技自立自強、產業(yè)升級上面持續(xù)發(fā)力,在新能源汽車等一系列的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新能源行業(yè),取得了巨大的勝利。這不僅體現(xiàn)在外貿增速的大規(guī)模提升,也體現(xiàn)在這些行業(yè)本身的增加值和產值出現(xiàn)了快速提升。這體現(xiàn)了我們整個民族在穿越周期、在提升整個全球競爭力上面,一個根本的也是我們彈性韌性的所在。擔心是目前由于我們在宏觀上內需不足,那么一些價值實現(xiàn)出現(xiàn)了不暢通的現(xiàn)象,在微觀上出現(xiàn)了一些非規(guī)范性的競爭,從而導致宏觀微觀相夾擊下面所出現(xiàn)的低價格現(xiàn)象,這個現(xiàn)象的產生是我們很擔憂的,值得我們在戰(zhàn)略上要進行更為深刻反思和研判。
如何進一步提高老百姓收入?
宏觀經濟學家、上海財經大學校長 劉元春:①很重要的是要保持適度的增長速度,也就是說我們整個國家和民族還要下功夫做大蛋糕,這要求我們整體經濟要擺脫低迷狀態(tài),使名義GDP的增長速度到5%,甚至到5%以上,這是我們保證收入增長的一個基本面。②很重要的是收入政策。對民眾和勞動者收入進行一個系統(tǒng)提升,我們在短期可以采取一些短期的再分配政策,來一次性提升,但更為重要的是要啟動社會建設工程,同時加大再分配的改革力度,通過改革來提升居民收入占整個GDP的比重,從而進一步為擴消費奠定收入財富的基礎,當然這需要我們在政策層面和改革層面要綜合發(fā)力。
2025年提振消費,還有更大的招嗎?
宏觀經濟學家、上海財經大學校長 劉元春:國家已經把擴消費定為今年的頭等大事,并且還要專門啟動相應的擴消費工程,也就是說在2024年9月26日推出一攬子增量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通過惠民生來促消費,通過擴收入來促消費,以及實施消費刺激政策等多個層面,來加力整個消費的提升。但是我們一定要記住,消費是一個基礎變量,也是一個慢變量,一旦消費低迷,要想從根本上改變這個狀況,不是哪一招就能夠馬上起效果的,它需要綜合施策,同時需要一定的過程。因此在中國目前消費政策的發(fā)力上,不能夠簡單地繼續(xù)用某一項政策來改變目前的格局,而是要有一個綜合施策,從多途徑來進行改善,所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布局2025年的九項工作中,很多工作實際上都與消費的提振密切相關聯(lián)。因此在這方面我們還需要有一個很清晰的認識,需要有一個中期的布局,需要在短期刺激政策、中期結構調整和中長期制度改革上,要有一個統(tǒng)籌安排。
2024年CPI比上年上漲0.2%,怎么看?2025年如何回到合理區(qū)間?
宏觀經濟學家、上海財經大學校長 劉元春:2024年CPI全年增長0.2%,這的確是目前供求關系失衡的一個產物。它是我們整個調控中間的一個重中之重的參數,也就是說當物價水平出現(xiàn)過低的狀況,一定會導致國內經濟循環(huán)動蕩減弱,導致整個需求下滑、企業(yè)利潤下滑、居民收入下滑,進一步導致我們的預期和下一步的需求變化,從而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huán)。要解決這種惡性循環(huán),特別是低價格、高債務所產生的一系列的后果,我們在貨幣政策、財政政策上,一定要更加積極,更加注重在內需擴展上面下大力氣,更加注重在預期調整上面下大力氣。因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所設定的2025年的目標,不僅僅是穩(wěn)增長、穩(wěn)就業(yè),同時還有一個價格目標。這個價格目標2024年是3%左右,那么當然從目前這個狀況,我們認為2025年向2%這樣一個增長目標堅定地去做,是我們政策上面一個很重要的抓手,也是我們各項工作很重要的一個抓手,是我們走出目前一些困局、解決很多問題的一個很重要的中間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