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點鐘時,親戚們都陸續(xù)回來了,拉架子車的,擔麥的,還有在路邊幫忙收拾遺留下的麥穗的。這個時候,大家才松了一口氣,終于趕在天黑之前把活干完了。洗把臉,擦把汗,抓緊時間坐下歇會,一會又要忙碌了。
打麥是一個分工細致的活,至少需要4個人,一個人把捆著的麥子解開,一個人往打麥機里送麥,一個人要在打麥機旁邊收拾麥粒,一個人要叉麥稈,程序十分緊湊。聽朱月玲說,她家的麥子打完需要1個小時,也就意味著,至少要1個小時后忙了一天的他們才能終止一天的勞動。
打麥揚起的灰塵不停地在院中飄灑著,也許已經(jīng)不覺間鉆進了打麥人的鼻內(nèi),但他們并不在乎,收獲的喜悅早已掩蓋了這些細小的灰塵,幸福的笑容在他們臉上蕩漾著……
最后的麥田
即使,柏樹坪村的年輕人已習慣了麥香,熱愛著麥田,但是在社會發(fā)展的今天,他們也不得不舍棄那份喜愛,加入到離鄉(xiāng)背井的行列,因為小麥帶給他們的收獲太微小了。
也許趙順堂不久就要去外地打工了,也許陳玉琴因為年齡的原因以后不再種麥子了,也許朱月玲嫌種麥不劃算也放棄種麥子了……也許過不了幾年,他們種麥的那個山洼以后就見不到一點金黃了。
其實,這并不是也許。年輕人出去打工將不再回來,老人雖然種麥,也有老去的一天。“遠處蔚藍天空下,涌動著金色的麥浪”也將成為永遠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