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翻譯家尚德蘭談道,2004年3月,希爾賽出版社出版中國臺灣與大陸六十年代以后的詩歌選集《流逝的天空》。里面自然有顧城的詩,有新譯的《生命幻想曲》、《一代人》、《結(jié)束》。同年新出的詩集《中國靈感》中也有顧城的聲音。顧城還將進入中國古今詩歌集,加里瑪七星叢書,明年出版。一如在希爾賽出版的詩集,顧城在海子之前(出生日與字母排列順序偶然所致),“兩位詩人,早逝,獨一無二,兩顆流星,其光芒在閱讀他們的詩時令我們眩目。”
另悉,有關(guān)顧城的首部紀(jì)錄片《流亡的故城——紀(jì)念顧城逝世二十周年》(暫定)也將于近期上線,該片采訪了楊煉和友友、芒克、謝冕、西川、唐曉渡、肖全、榮挺進等,也重走了很多八十年代曾經(jīng)舉辦詩會的地方:紫竹院、玉淵潭、圓明園等,試圖從影像的視角還原一個詩人和一個時代的故事。“二十年之后再來看,其實是多么小的一件事,是多么普通的一個人生的小事。但是就把一個詩人的生命、道路和他的寫作切斷了。”詩人楊煉說。有些燈火是孤獨的
顧城劃過的軌跡
一
一雙黑色的眼睛,一頂直筒“廚師式”的帽子,這是顧城留給很多人的第一印象。
有關(guān)顧城的帽子,在很多人的回憶中都有提及。1992年,舒婷在美國見到顧城,就指著那頂布帽子大笑:“顧城,那是什么東西?。?rdquo;謝燁說:有個外國老太太送顧城一頂直筒羊毛織帽,顧城很喜歡,老戴著脫不下。帽子扯壞了,他靈機一動,剪下舊牛仔褲一截褲管,試著當(dāng)帽子,喜歡得不行,從此帽子仿佛長在腦袋上,成為象征。
關(guān)于帽子,版本很多。如果顧城高興,他會說,方方正正像故國的北京城。不耐煩了,他就淡淡的:我怕冷。有時候,他會順題玄妙發(fā)揮:安全感啦避雷針啦保護傘啦等等。
1985年1月下旬,詩人大仙在崇文區(qū)文化館于白紙坊中學(xué)舉辦的詩歌夜校,第一次見到了顧城,“顧城出現(xiàn),戴著一頂象征他個性氣質(zhì)的白色廚師帽。擱現(xiàn)在,叫行為藝術(shù);擱過去,叫什么不知道。用當(dāng)下最潮的話說就是:顧城當(dāng)時那種旁若無人而人若無旁的狀態(tài)就叫——高端大氣走偏鋒!于是,我和我的小伙伴們頓時驚呆了,全場鴉雀無聲。”
顧城的黑色眼睛因為那首著名的“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而讓人印象格外深刻,“他的目光游離而空幻,閃現(xiàn)出與世隔絕的光芒,他就像一個受傷的孩子,黑眼睛無辜而透明。”大仙這樣形容顧城的眼睛,連同他的“牧羊人式”的帽子,與世界之間,拉起一道長長的警戒線。
二
1956年9月24日,顧城出生于北京白塔寺旁的人民醫(yī)院。他的父親顧工也是一位詩人。1962年,顧城6歲那年,他寫了第一首詩,由姐姐顧?quán)l(xiāng)執(zhí)筆寫在明信片上寄給父親顧工:星星在閃耀/月亮在微笑/我和姐姐呵/等得爸爸回來了。
1963年9月,顧城進北京西直門小學(xué)上學(xué),8歲那年,在放學(xué)途中,他寫出了詩歌《松塔》和《楊樹》。父親顧工曾講述過這段經(jīng)歷:“爸爸,爸爸,我又想出來一首詩,一首詩。”兒子顧城,每天從西直門小學(xué)放學(xué)回家,就沿著曲曲折折的樓梯,長長的通道,狂喜地狂叫著狂奔著,他推開房門直撲到我的面前。小小的心和心靈在劇烈地跳動,他大喘著氣把他的詩念給我聽:是塔松和雨珠的故事;是云朵和土地的對話;是瓢蟲和螞蟻的私語……
顧城正式的詩歌寫作,始于1968年。那一年某夜,站在窗前的顧城,出神地望著遠樹與星空:樹枝想去撕裂天空/但卻只戳了幾個微小的窟窿/它透出了天外的光亮/人們把它叫作月亮和星星。這個神奇的、仿佛天外來客的觀察角度,也許只有12歲孩子才寫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