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爐,是點燃線香的器具,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香爐的樣式,有宋代哥窯或龍泉窯的雙耳爐、明代的銅質(zhì)宣德爐及其仿制品等。
西漢時期博山爐的出現(xiàn),大抵與燃香的原料和方式有關(guān)。西漢之前,使用的是茅香,這是將薰香草或蕙草放置在豆式香爐中直接點燃,雖然香氣馥郁,但煙火氣很大。武帝時期,南海地區(qū)的龍腦香、蘇合香傳入中土,并將香料制成香球或香餅,下置炭火,用炭火的高溫將這些樹脂類的香料徐徐燃起,香味既濃,煙火氣又不大,因此出現(xiàn)了形態(tài)各異、巧奪天工的博山爐。博山爐蓋雖爭奇斗艷,但都鏤有氣孔,香氣正是從鏤孔之中升騰散發(fā)。
兩漢時期,博山爐已盛行于宮廷和貴族的生活之中,此后一直沿用至隋代和唐初。所謂“博山”,并非是指此爐出于博山,而是指器物表面雕刻成重疊山形的裝飾,常見的為青銅器和陶瓷器。據(jù)《兩京雜記》記載,長安巧工丁緩善做博山爐,能夠重疊雕刻奇禽怪獸以做香爐的表面裝飾。博山爐工藝之繁,遠遠超過后來出現(xiàn)的三足或五足式香爐。從六朝時吟詠博山爐的詩句看,重疊博山的式樣已不僅是“蔽虧千種樹,出沒萬重山”,而且能夠雕飾出“下刻盤龍勢,矯首半銜蓮”的造型和“上鏤秦王子,駕鶴乘紫煙”的人物故事。
除了博山式香爐之外,魏晉南北朝時期還出現(xiàn)了青瓷或白瓷的敞口三足和五足爐,民間所用的帶耳式瓷制香薰也常見于出土文物之中。爐耳頗具實用性,為的是便于提攜挪動,其裝飾作用與實用效果達到了完美的結(jié)合。此外,附屬于香爐的器物尚有香鏟、香撥、香箸、香匣種種,都是添香和燃香時的用具。
唐代法門寺出土的銀器中,香爐和寶子(香盒)的工藝非常精美。爐身或爐蓋都是鏨刻、雕飾或鑲嵌而成,有銀鎏金爐盤承托的兩層式香爐,或爐身附帶寶子的香爐,因與禮佛有關(guān),多采用蓮花瓣樣式,爐蓋的頂部周圍還飾有待放的蓮蕾。
香爐用金屬或陶瓷等做成各種動物造型,使香燃于鳥獸腹內(nèi),香煙從鳥獸口中縷縷而出,情趣盎然。鳥獸造型多為麒麟、狻猊、獅子、鳧鴨、仙鶴,但爇烤香料的原理都是一樣的。人們最熟悉的李清照詞《醉花陰》中的“瑞瑙銷金獸”,其“金獸”實際上就是香爐,因此易安詞的某些版本也將“金”做“香”,而“瑞瑙”就是香料了。
兩宋時期,除博山式香爐和各種香獸仍在使用外,瓷質(zhì)的高足杯式爐、敞口蓮花爐、鏤空覆蓋式香爐在生活中的應用更為廣泛。
在線香出現(xiàn)之前,古代燃香的基本方式并非將香料直接點燃,而是透過炭火的焙烤而取其香氣?;鹋c香料之間往往有云母石片相隔,使香料達到“香而不焦”,這與香爐中插一炷或三炷線香是不一樣的。線香的出現(xiàn)大約在明代以后,古代繪畫、墓室壁畫、敦煌壁畫和佛經(jīng)版畫中有形象各異的香爐和插在爐中的線香。
明代宣德年間,以黃銅合金仿制宋代器形的香爐,謂之宣德爐。這是經(jīng)過對銅十二次燒煉后的精品爐,在民間罕見。從宣德直至民國時期,仿造的宣德爐不計其數(shù)。
清代的香爐品類繁多,除器形仿古之外,在材質(zhì)上更是門類眾多,瓷質(zhì)、銅質(zhì)、玉質(zhì)、法華彩、景泰藍或掐絲琺瑯等均有。
香爐之屬的另類,最有趣是印香爐,又稱之為香篆,雖是燃香的器具,卻是有爐之名而無爐之形。其樣式多為層疊式的香盒,或為方形、扁圓形、花瓣形、如意形等等。原本是寺中誦經(jīng)計時的工具,因此香篆又可歸屬為計時器的大類。印香爐的燃香原理與普通香爐類似,但其結(jié)構(gòu)卻較為復雜,多有數(shù)層,并配有填裝香料的工具,最主要部分則是爐中的印香模,通過印香模將燃盡的香灰成就出各種圖案和文字。唐宋之際,印香爐已不僅是寺中誦經(jīng)的計時工具,也是俗眾焚香的一種精巧玩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