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河北兩位收藏木器的藏友來集雅軒作客,讓介紹些周邊地區(qū)愛好木器的朋友。我七七八八介紹了幾個城市、鄉(xiāng)村的朋友,他們記錄完聯(lián)系方式后,看見桌上擺放的一件木制龍紋瓜形錘,拿在手上仔細觀看,判定是清中期的物件,請求將此物轉(zhuǎn)讓與他。此物可以說是一件鎮(zhèn)宅之寶,非常精細,我是萬萬舍不得讓人拿走的,藏友見我為難就很快轉(zhuǎn)移了話題,臨走前還將寶物摸來摸去,久久舍不得放下。
一個月后,藏友收了不少家具來謝我時,拿出一件銅香爐讓我欣賞。我見此物小巧玲瓏,很逗人喜愛,鑒定為清仿明宣德爐。客人見我喜歡便講,此爐是在湖北十堰一農(nóng)家收的,是我專為你買的。我說那就太感謝了,多少錢?藏友講,錢就不要了,喜歡就是你的,但我有一個條件,將你的木瓜錘轉(zhuǎn)讓給我。哎呀,原來醉翁之意不在酒,看來他已謀算了一月有余。朋友嘛,互通有無,各取所愛嘛!
此爐為索耳,又稱繩耳、麻花耳,直徑10厘米,高8厘米,重量1斤,款識為三行六字排列“大明宣德年制”陽文。包漿厚重,三腿靈動,栗色皮殼,形體漂亮。
香爐作為我國古代傳統(tǒng)的實用器具,主要是用青銅和陶制成,漢代以后香爐的材質(zhì)逐漸豐富起來。宋代各種仿銅式香爐紛紛問世,其中包括鼎式、鬲式、奩式、魚耳、三足式香爐等,逐漸成為上層人士的把玩之物,其獨特的文化特色使香爐成為當(dāng)時代表新文化的典型器物,賦予了它很高的藝術(shù)和收藏價值。元、明、清時代,香爐逐漸由上流社會賞玩為主轉(zhuǎn)變?yōu)槠砩窆┳鏋橹?,觀賞功能降至從屬地位。
明代宣德皇帝在位時,為滿足玩賞香爐的嗜好,從國外進口了一批紅銅,責(zé)成宮庭御匠呂震和工部侍郎吳邦佐參照皇宮內(nèi)藏的柴、汝、官、哥、鈞、定名窯瓷器的款式和《宣和博古圖錄》、《考古圖》等史籍,設(shè)計、監(jiān)制香爐。為保證香爐的質(zhì)量,工藝師挑選了金、銀等幾十種貴重金屬,與紅銅一起經(jīng)過十多次精心鑄煉。成品后的銅香爐色澤晶瑩而溫潤,是工藝品中的珍品。宣德爐的鑄造成功,開了后世銅爐的先河,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宣德爐成為銅香爐的通稱。宣德三年利用這批紅銅開爐共鑄造出3000座香爐,以后再也沒有出品,這些宣德爐都深藏禁宮之內(nèi),普通百姓只知其名未見其形。經(jīng)過數(shù)百年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真正宣德三年鑄造的銅香爐如今極為罕見。
宣德爐的樣式主要有鼎、彝、爐、乳爐、鬲爐、敦爐、缽爐、洗爐、筒爐等,且多系仿照古代名器而鑄,如商之父已鼎、召文方鼎、父乙鼎、魚鼎、象形鼎,周之夔龍黑雷鼎、文王方鼎、子父舉鼎、素蟋虬鼎、豐方鼎、花足方鼎、純素鼎、乙毛鼎、大叔鼎、益鼎等。其它有仿唐天寶局式,有仿宋祥符禮器圖、宣和博古圖、元豐禮器圖等。器之佳者,有用赤金鎏里,鑲嵌金銀絲片及碧瑱、馬價珠、鴉鶻青、祖母綠、桃花片等各種名貴寶石,仿造既精,用料又貴。各器的耳、邊、口、足均精心設(shè)計,僅耳就有五十余種,邊有二十余種,口有十余種,足有四十余種。宣德爐多為敞口、方唇或圓唇,頸矮,扁鼓腹,三鈍錐形實足或分襠空足,口沿上置耳或腹部置耳。
宣德爐之所以珍貴,重在顏色之精妙。冒襄曰:“宣爐最妙在色,其色內(nèi)融,從黯淡中發(fā)奇光,正如好女子,肌膚柔膩可掐,熱火久,燦爛善變。”項元汴曰:“宣爐之妙,在寶色內(nèi)涵,珠光外現(xiàn),澹澹穆穆,而太毫金栗隱躍于膚里之間,若以冰消之晨,夜光晶瑩映徹,迥非他物可以比方也。”宣德爐的顏色有數(shù)十種,最美的色是銅皮色,類似嬰兒肌膚柔膩可掐,燦爛善變。
明宣宗雖在前后一年間敕令工部鑄制了大量的宣德爐,但當(dāng)時分賜到皇宮之外者不過幾千件,有些還不是爐,而被賜的對象都是王公大臣、官府衙門,以及各地有名佛寺道觀。當(dāng)時原工部侍郎吳邦佐仿鑄的宣德爐最為著名,可與明宣德三年鑄造的正宗宣德爐媲美。真正的宣德爐絕少,贗品到處都是,大概十爐九偽,所以真爐可價比和氏璧。從明到清,由于文人雅士對爐的衷愛,出現(xiàn)了大批文人私家鑄制爐,其款式質(zhì)色也稱得上佳品,如琴書侶、玉堂清玩、仲師記、樹德堂、品竹齋、寶鼎、賞心、清玩、王旭、杲竹山房、干青宮、正德年制、松月侶、杏樸齋清正主人等等,有上百種。(文/圖 集雅軒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