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一大早,門被打得咚咚響。不打電話,不按門鈴,這誰呀?打開門,是老家剛喜歡上古玩的小王。他進(jìn)門就說:“叔,我今天給你拿來了一件寶貝。”邊說邊拿出一件青銅兵器,“娃先考考叔,你說這把鐮刀是真是假。”我雙手捧上,看了一下說,是一眼貨,即正經(jīng)東西,且是精品。小王說,不瞞你說,你已經(jīng)是第三個看貨的了。我在咱市上找了兩個老玩家,一個說,這么新沒一點殘是新貨;一個說,贗品無疑。我就沒給他們說實話,貨就要賣給識貨人,就像嫁女一樣,要把女兒嫁給一個好家。這上上下下我比了一下,還是我叔眼力好。這東西是咱村東頭王麻子6年前修鐵路時挖出來的地地道道的東西。我還見到一些青銅器不敢下手,不知是真是假,你不忙的話,給侄子講一些有關(guān)方面的知識行不?我說,你剛上道,這行水深著呢!前幾天幾位朋友從關(guān)中買了幾件銅器,我說是新貨,他們不信,說是親眼看著從玉米地里的墓道中挖出來的。我說你們上當(dāng)了,中了埋伏,人家?guī)啄昵熬桶褨|西埋在里邊,等著你中計呢。小王像聽天書一樣說,哎呀媽呀,還有這么玄的事情。
要搞古玩,就要知歷史。青銅是人類歷史上一項偉大發(fā)明,它是紅銅和錫、鉛的合金,也是金屬冶鑄史上最早的合金,顏色呈青灰,因而得名。在發(fā)明青銅以前,人類先有一個使用紅銅(純銅)的時期,紅銅質(zhì)軟,還不如石器堅硬與鋒利,青銅比起紅銅,一是熔點低,易于鑄造;二是善鑄銳利的鋒刃和細(xì)密的花紋。所以青銅的發(fā)明是一個劃時代的創(chuàng)造。我國古文獻(xiàn)中常稱商周時代的青銅為金或吉金,吉金就是指精純美好的青銅。我國古代的青銅文化獨具特色,以夏、商、周三代的銅器為代表,其種類之豐富,造型之雄偉,文飾之華麗,鑄造之精良,創(chuàng)意之高深,堪稱空前絕后,精妙至極,是中國文物寶庫中的瑰寶,也是世界美術(shù)史上的一顆燦爛明珠。青銅器是中國歷史上最有收藏價值的文物之一,世界許多博物館和私人收藏家都以收藏中國青銅器為榮。
再說小王拿來的東西,它不是“鐮刀”,大的是青銅器戈,小的叫鐏。戈是商周時期的兵器中最常見的一種,也最具特色。它是從收割作物用的刀發(fā)展而來的,其使用方法與刀相仿,是用戈援或啄或鉤,因而稱為“勾兵”。最早的戈是直援的,隨后在援下延伸出胡,加長了起殺傷作用的利刃,也便于裝柄。戈由戈頭、柲、柲冒和柲末的鐏構(gòu)成。商和西周的柲冒大多為木質(zhì),也有青銅鑄的。鐏的裝置是東周時代發(fā)展起來的。考古發(fā)掘中發(fā)現(xiàn)的戈絕大部分只剩青銅鑄的戈頭。《考工記·冶氏》:“戈廣二寸,內(nèi)倍之、胡三之、援四之。“指出了戈頭各部分的比例。援是戈的長條形鋒刃部分,內(nèi)是連接援的插入戈柲的部分,胡是靠近柲的下端延長的部分,其上有穿,以用皮索固定于柲上。并不是所有的戈都有胡,商代盛行無胡戈,它的形制和《考工記》所載的不一樣,在援緊貼柲的部位上下有短柱形突出,這是為了使戈頭牢縛于柲上,稱之為上下闌。鐏是柲(木柄)著地的一頭,另一頭是戈。此鐏紋飾為獸面紋,亦稱饕餮紋。饕餮之名本于《呂氏春秋·先識覽》:“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報更也。”青銅器上表現(xiàn)獸的頭部,或以獸的頭部為主的紋飾都稱饕餮紋。饕餮是人們想象出來的一種貪吃無厭并具有神秘色彩的怪獸,是人形和獸面結(jié)合而形成的圖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