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下午,在香港蘇富比2013秋季拍賣會“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品”專場上,一方圓明園舊藏印章——“秀木佳蔭”悄然面世。這是最近幾年來已知存世的少數(shù)圓明園珍貴玉璽印章之一。
此消息的發(fā)布者,正是中國圓明園學會學術專業(yè)委員會委員劉陽。在圓明園文物研究業(yè)界,劉陽被公認為“消息最靈通者”。這不僅因為劉陽專注研究圓明園文物十多年,更因為這位“80后”青年學者性格外向,擅于與國內(nèi)外各大拍賣行打交道。
發(fā)現(xiàn)“秀木佳蔭”的兩個月前,劉陽剛剛出版了自己的心力之作《誰收藏了圓明園》。他走訪了國內(nèi)外大小博物館、拍賣行,將失落在海內(nèi)外的700余件文物的相關圖片收集整理,輔以文字說明。
書的腰封上寫著,這是“海內(nèi)外第一部圓明園流散文物圖錄”。“但是我書中收錄的國外圓明園流失文物,可能還不及真實數(shù)量的萬分之一。”10月7日,火燒圓明園153周年紀念日當天,劉陽對《國際先驅(qū)導報》說。
大部分掌握在私人收藏家手中
那么,誰收藏了圓明園?對流失海外的圓明園珍寶,劉陽把它們的下落分為兩大部分:國外博物館與私人收藏。
他的新書中主要收錄了英國、法國、美國、日本、挪威五國的博物館中有關圓明園文物的信息,以及一些被海外私人收藏而后拍賣的圓明園文物信息。
“總體來看,海外圓明園文物的分布現(xiàn)狀仍與歷史有關。”據(jù)劉陽介紹,1860年火燒圓明園的英法聯(lián)軍中,英國軍隊里部分是印度和北非雇傭軍。這些雇傭軍還來不及回國,就把從圓明園掠奪來的文物就地拍賣換錢。而法國侵略者回國后則把大部分文物作為“戰(zhàn)利品”敬獻給了拿破侖三世和歐仁妮皇后。
據(jù)美國歷史學家詹姆斯·海維亞統(tǒng)計,1861年至1866年間,倫敦進行了大約12次包含有從北京掠奪物品的拍賣。法國歷史學家雷吉納·蒂里埃統(tǒng)計,1861年至1863年間,在法國杜魯歐拍賣行就進行了大約20次圓明園文物的拍賣。
因此,劉陽估計,海外博物館收藏大約占圓明園流失文物的兩到三成,其余近八成文物都掌握在私人收藏家手中。不過,由于法國“戰(zhàn)利品”的所有者是法國皇帝,因此法國博物館仍收藏了大部分被劫掠至法國的圓明園文物。
實地考察心情激動且復雜
正是在這樣的研究基礎上,劉陽把海外考察重心首先投向了英法等國的博物館。
其中,法國楓丹白露宮給劉陽的印象最為深刻。這里是西方收藏和展覽圓明園珍寶最多最好的博物館,其中國館部分可以說是圓明園在西方的再現(xiàn)。瓷八仙、仙鶴碗、玉插屏……琳瑯滿目的圓明園文物滿滿當當?shù)胤植荚谡辜苌?,令劉陽心情激動且復雜。
楓丹白露宮亦是劉陽海外考察時最感遺憾之地。因為展品密密麻麻映入眼簾,他無法對每件展品進行單獨聚焦。也因為展品太多,楓丹白露宮未對每件文物進行名錄介紹,因此劉陽也無法獲取單個圓明園文物被放置在博物館的詳細信息。
但在美國,這樣的情形終于得到了改觀。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當劉陽親眼見到離自己只有幾十厘米距離的圓明園玉如意時,幾乎想親手摸摸這件流落美國百余年的珍寶。
“和英法的情形不同,美國博物館收藏的圓明園文物都是幾經(jīng)輾轉(zhuǎn),最后以合理合法的方式收藏的。”劉陽說。由于美國有“捐贈抵稅”的政策,因此經(jīng)常有收藏家捐出部分文物,或者自行建造一個私人博物館。
在日本、挪威,情形又與上述幾個國家不同。劉陽介紹道,來自日本的收藏家多是于中國戰(zhàn)亂時期直接到中國收購圓明園文物。而挪威之所以也存有圓明園珍寶,是由于一位曾在中國生活50余年的挪威收藏者死后將自己所收集到的圓明園文物一并捐給了挪威的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