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是他對另一個男人的最高評價,他想認張藝謀為義子是發(fā)自內心的。在代際沖突(父子關系)這件事上,他感同身受,因而產生了一種修正童年的 心理。在他去世次日,張藝謀寫下悼念文章稱高倉健為“仕”??赡埽瑥埶囍\這樣說,更多是因為這個詞所包含的意義在今日中國太匱乏,也太珍貴了吧,比如謙 和、敬業(yè)、誠信等等。然而,高倉健更像是武士道的那個“士”:德川家族正是以“隱忍”為祖訓,日本武士道的圣經《葉隱聞書》更是歌頌“忍”的精神,比如對 愛情,是這么說的:“戀是比愛更加重要的東西,戀之覺悟,終極是忍戀。而忍至死,思致死,至死亦不出口,則是忍戀的最高境界”。
關心明星八卦的影迷喜歡拿高倉健和他前妻江利智惠美的婚姻說事。影迷(通常是女影迷)喜歡說,兩人都太過專一而用情,以至于離婚后都還默默愛著對方,以至于雙方都沒再婚,以至于女方情深不壽。
我理解人們喜歡用雞湯去熬制各種親密關系的心理。但是,恐怕很少人會去想,在親密關系中,高倉健是一個很難找到應有感覺的男人。他不知道怎樣,也無法去建立親密關系:現(xiàn)實生活中對朋友特別好的人,往往會在親密關系中茫然而僵硬。
這種僵硬一般都來自童年和母親的關系。高倉健曾獲獎的散文《母親的心》中,講到因為父親缺席,要獨自帶四個孩子的母親從小給他斯巴達式的教育。他寫道:至今仍留在我耳朵深處的一句話是“要忍”。這是母親常常叨叨的一句話。
高倉健的母親從不給他鼓勵和贊美,因此他一生的努力就是為了獲得母親的贊美。一面是歌頌母愛,另一面是內心的荒涼。他心里童年的自己從未被擁 抱,他的母親也不會知道,這對兒子的一生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從來沒有被媽媽接納的小孩——這非常殘酷,尤其對男孩來說。因為這意味著他很難表達自己的愛, 很難讓情感流動,很難和另一個女人建立互相流動的親密關系。他最容易產生的就是濃濃的內疚——小時候他就會因為生病,“霸占”了妹妹的愛而內疚,他能記住 的是關于“忍”的一切,并一生身體力行,自律到苛刻,連體重都一直控制在最理想狀態(tài)。以唱英文歌出名、從小混跡在美國人圈子里的江利智惠美又怎能理解,這 個陽剛氣十足的男人在公共場合連最普通的親昵都會拒絕呢?
他們流產掉的那個嬰兒,后來在《鐵道員》中,以三個年齡段的女孩形象出現(xiàn),劇情仿佛就是高倉健本人的翻版。江利智惠美的成名曲《田納西華爾茲》 是影片的主題音樂。主人公從來沒有給過妻子足夠的愛,也從來不會表達自己的愛,最后妻子在孩子夭折之后一蹶不振,郁郁而終。電影用一種魔幻的手段,講了仿 佛日本民間流傳的“雪女”故事,讓這個夭折的孩子化作三個不同年齡段的女孩來尋訪父親。只是,這個女孩不是怨靈,而是原諒與愛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