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鹽被曝含有塑料微粒
專家:攝入量低無需恐慌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華東師范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分析了從國內超市購得的食用鹽后,發(fā)現(xiàn)了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這種物質常被用于生產塑料水瓶。在樣本中,還檢測出聚乙烯、玻璃紙和其他多種塑料。
專家表示,食品中或多或少都存在對人體有危害的物質,只要食品是符合國家標準的,并且按照每日容許攝入量(ADI)食用就是安全的。
>>研究報告
食鹽當中發(fā)現(xiàn)含有塑料微粒
據報道,根據華東師范大學施華宏博士等研究人員從全國各地購買了15個不同品牌的普通食鹽,從食鹽顆粒中發(fā)現(xiàn)了用于生產普通塑料水瓶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還有聚乙烯、玻璃紙以及多種其他塑料。其中塑料含量水平最高的是海鹽。研究團隊還發(fā)現(xiàn),從鹽湖、鹽井和鹽礦中生產出的食鹽雖然塑料微粒含量相對較低,但也在每磅15—800粒左右。
研究人員認為,塑料污染微粒源自于獲取海鹽的海洋環(huán)境中漂浮著的大量塑料污染物,如扔進水中的塑料水瓶,或來自使用塑料微珠作為去角質成分的洗面奶等化妝品。
同時,研究人員還表示,塑料微粒也有可能由其他途徑進入食鹽,包括加工、干燥以及包裝等過程中。
>>協(xié)會發(fā)聲
中國食鹽安全性有保障
“中國食鹽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如果環(huán)境受到污染,在鹽的生產過程中已經最大程度地把污染物去掉了。”中國鹽業(yè)協(xié)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宋占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宋占京介紹,目前,我們還不清楚研究團隊是用何種檢測方式檢出的塑料微粒,塑料微粒粒徑范圍是多少,還需要與其溝通,了解相關檢測設備和檢測手段,看看檢測方法、標準是否與國際接軌。但從近些年食鹽歷史來看,還沒有關于塑料微粒引發(fā)健康疾病的報告。
此外,宋占京還表示,海水是流動的,在中國海鹽中存在的塑料微粒,在國外海鹽中也存在。其實塑料微粒不止在食鹽中,部分海產品也存在。
華東師范大學有關工作人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施華宏研究的思路是,海洋的塑料污染跟陸地對比比較嚴重,會污染到海鹽,并不是指中國的海鹽出了問題,這是全球性的問題。但因為是中國的團隊,采樣受到限制,只能對中國的海域和產品采樣。
>>專家解讀
攝入量低無需恐慌
作為調料,食鹽在人們日常飲食中不可或缺,這也使得公眾擔心這些塑料微粒會對健康產生影響。華東師范研究團隊表示,如果按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推薦的每日最大劑量食用鹽測算,一個人一年將會攝入約1000粒塑料微粒。盡管中國人的食鹽攝取量普遍高于WHO規(guī)定的攝入量,不過,這依然低于歐洲人一年因為食用被污染的貝類而攝入的11000粒塑料微粒。
北京微量化學研究所研究員肖宏展表示,食品中都或多或少存在對人體有危害的物質,只要食品是符合國家標準的,并且按照每日容許攝入量(ADI)食用就是安全的。“人體有自我免疫代謝功能,食物所含危害品是否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關鍵要看劑量,例如我們燒菜時,高溫下的食用油會產生致癌物苯并芘,但這并不影響我們食用。而且,食鹽作為調味劑,本身使用量就少,消費者不用過于恐慌。”
不過肖宏展提醒,目前國內在塑料微粒對人體危害程度的基礎研究較少,食品安全標準中也并沒有限量標準。這是目前食品安全中不得不面對的新問題。“各種不同組分塑料微粒的毒性、遷移路徑、生命周期和生物積累規(guī)律,以及風險評估、食品中標準制定等方面,這些都需要我們重視,并制定相應的規(guī)范標準。”
肖宏展還呼吁,塑料已經成為一種無處不在的污染物,要減少塑料微粒進入食物鏈,努力從源頭上減少塑料的使用,并做好塑料制品的回收再利用。
京華時報記者錢宇陽
(京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