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烏魯木齊1月24日電 (陶拴科)年關(guān)將至,新疆昌糧集團阜康糧油有限責任公司城關(guān)糧站倉庫很是繁忙,一輛輛滿載著原糧的配送車呼嘯而出,將糧食送往千家萬戶。
近日清晨,記者跟隨庫管員張遠濤一步步爬上高達6米的糧堆頂部,只見金燦燦的小麥平整地鋪展開來,很是壯觀。綠色的踏糧板如同一條小徑,通向倉庫的角落。張遠濤彎下腰,輕輕用手抓了一把麥子,金黃的麥粒從他的指尖滑落。
張遠濤在辦公室查看糧情電子數(shù)據(jù)。陶拴科 攝張遠濤今年59歲,自1991年工作以來,他已在糧食這個行業(yè)默默耕耘30余年。他歷經(jīng)倉儲、監(jiān)管、安全等多個崗位的錘煉,成為糧站里看管糧庫和檢修技術(shù)的多面手。
“每天到庫房第一件事就是查糧情,先聞味道,看是否發(fā)霉、生蟲;再看顏色,判斷糧食的新鮮程度;最后聽聲音,通過糧食下落時的沙沙聲來感知它的水分高低?!泵恐?,他還會對糧食進行蟲害檢查,確保每一粒糧食都安然無恙。
張遠濤在庫房外圍巡邏。陶拴科 攝對于張遠濤來說,這份工作不僅僅是一份職業(yè),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我們守護的是老百姓的食品安全,是國家的糧食安全,這份責任對我來說很重?!?/p>
回憶起剛進糧庫工作的日子,張遠濤說:“那時候條件艱苦,每天在糧堆上一個點一個點地插溫度計測溫。如今不一樣了,儲糧倉庫里電子測溫、視頻監(jiān)控檢查一應(yīng)俱全?!?/p>
城關(guān)糧站雖是新疆糧食儲備系統(tǒng)一個基層糧庫,但在智能化、現(xiàn)代化、信息化方面卻走在了前列。糧情檢測、科技儲糧手段應(yīng)有盡有,容重器、水分儀、食品安全監(jiān)測儀等設(shè)備更是時時監(jiān)測著糧食的動態(tài)。
在張遠濤的辦公室墻上,掛著已經(jīng)泛黃的糧食保管制度,見證了他30多年來的堅守與執(zhí)著。他按要求填制日報月報,隨時掌握庫存狀態(tài),確保糧食及時供應(yīng);每周對糧食進行檢查,保證儲糧安全;及時對庫房進行清理,保持整齊干凈。這些看似簡單的日常工作,卻需要無比的耐心和細心。
為讓麥子在糧倉內(nèi)能保鮮,張遠濤養(yǎng)成了每天早晚兩次前往倉庫觀察記錄麥子存儲情況的習慣,一堅持就是30多年?!安榧Z情不僅要看里面,還要看外面?!彼钢鴤}庫外說:“不同季節(jié)會有不同的危害,必須時刻警惕?!?/p>每天一上班,張遠濤就到庫房查看糧情。陶拴科 攝
糧食保管工作雖然枯燥,但張遠濤卻幾十年如一日堅持下來,“只要糧食保管好,累點也值得?!?/p>
每天,張遠濤都要到糧倉看看?!耙惶觳贿M來看看,總覺得心里缺點什么??匆谎蹆?nèi)心就有一種很踏實的感覺?!?/p>
在糧倉里,張遠濤是一位守護者,更是一位“老麥匠”。他熟悉每一粒麥子的“脾性”,了解它們的生長周期和儲存條件,每年城關(guān)糧站幾萬噸糧食都在他的悉心呵護下安穩(wěn)度過保管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