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78歲的清史專家閻崇年攜新作《大故宮(微博)》再度出山,第4次登上《百家講壇》,通過60講為廣大觀眾全景呈現(xiàn)一個宏偉瑰麗、價值連城的故宮?!洞蠊蕦m》一套3本的同名書籍,也將陸續(xù)推出。
作為中國紫禁城協(xié)會的副會長,閻崇年研究故宮已經(jīng)長達(dá)50年。他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民間有一種看法,認(rèn)為故宮里價值連城的寶貝,都被運到臺灣去了。但是在他眼里,這個說法是不對的,故宮絕非一個空殼,而是“中華五千年文化凝聚的一座圣殿,它的價值,無論怎么估價都不算高”。
開講故宮如履薄冰
為了這次開講《大故宮》,他在最近一年多的時間里,收集整理了幾億字的文字資料,多次徒步故宮實地測量和考察。
記者:你曾三度登上《百家講壇》講明清歷史,這次開講《大故宮》的緣起是什么?
閻崇年:5年前其實就有一個想法,希望能全景呈現(xiàn)故宮的精華,拓寬公眾了解故宮的視野。為此,著名出版人金麗紅還抽調(diào)了長江文藝出版社(微博)編輯,成立了“大故宮”工作室,配合我的資料收集、實地考察等工作。對于囊括了明清建筑、文學(xué)、書法、繪畫、戲劇、服裝、飲食等各類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故宮,我覺得知識不夠用,此間拜訪了多位各個領(lǐng)域的行家。先當(dāng)學(xué)生,仔細(xì)研修后再當(dāng)先生,才敢講給觀眾聽。
記者:從2008年到現(xiàn)在,你“消失”的這幾年都做了哪些具體的準(zhǔn)備工作?
閻崇年:主要是收集資料,實地考察。像前幾天播出的《午門鳳翔》,雖然只講了32分鐘,書稿7000字,但是查資料就得從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城到宣統(tǒng)退位,600年在午門中發(fā)生的大事情,都要查一下。然后再沙里淘金,把資料濃縮。有時候一集故事收集了幾十萬字資料,卻必須濃縮成幾千字觀眾感興趣的。所以每錄一集,我都覺得如履薄冰。
有一講“三希堂”,要涉及三件法帖,這就難住我了。我就看《謝安傳》等各種人物傳和學(xué)術(shù)論文,和三個書法大家的作品,去看三希堂的環(huán)境。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我還專門去看原件,這才心里有了數(shù)。
這次講《大故宮》和以前還有所不同。以前主要是查閱文獻(xiàn)資料,而這次是把資料和實地考察結(jié)合起來,講的地方我都去過,而且不止一次。臺北故宮博物院我去了至少8次。三希堂的整個碑我都看過。北京故宮有條中軸線,叫子午線,先有中軸線才修北京城,永定門、鐘鼓樓,16華里。我們曾從永定門一直走到北頭,體會這條線。故宮里面我也考察,是分片考察,講哪塊就去考察哪塊。多次去,反復(fù)去。希望比較全面地反映故宮全貌。
故宮和故宮文物不可分割
在閻崇年眼里,故宮絕不只是一個空殼,它宏偉的建筑、豐厚的藏品以及它的典章制度等,對后人而言都是無價之寶。
記者:我們已經(jīng)習(xí)慣了稱紫禁城為“故宮”,這次開講《大故宮》,“大”的涵義是什么?
閻崇年:當(dāng)然首先是空間大。我第一次到故宮是60年以前,我惟一的印象就是“大”。那時候我們住平房、民房,到故宮一看,不得了。后來多次到故宮,漸漸知道故宮的面積是72萬平方米,房屋9000多間?,F(xiàn)在全世界所有國家現(xiàn)存的皇宮,就以北京故宮占地面積最大。此外,我覺得故宮的價值,不管怎樣估價都不算高,它是我們中華五千年文化凝聚的一座圣殿。“大故宮”,不僅包括了紫禁城以及皇家園林、行宮陵寢,還有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的文物。凡原內(nèi)務(wù)府管理的范圍,都在“大故宮”內(nèi)。
記者:《大故宮》一共60講。能否透露一下你將給我們呈現(xiàn)出一個怎樣的故宮?
閻崇年:我希望能把故宮的全貌呈現(xiàn)出來,讓人知道北京的故宮恢弘、光輝而且燦爛。這次的《百家講壇》,我設(shè)計了6條線索。以空間為序、影像為長、文化為魂、合縱連橫、史藝聯(lián)通和中正安和等方面來表現(xiàn)故宮的方方面面。此外,我把沈陽故宮、臺北故宮博物院、三山五園、承德避暑山莊等納入了故宮的姻系,講述了明清二十四位皇帝和一位“女皇”慈禧在紫禁城治居的歷史,這些對于觀眾拓寬了解故宮的視野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