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可知,徐悲鴻改良中國畫所提倡的“寫實主義”,注重畫者、觀者、繪畫作品、客觀物象之間的情感聯(lián)動性,這也是藝術(shù)創(chuàng)作、收藏、鑒賞中古今相通的至理。
至美之變
收藏是分群體的,商人、畫家、鑒賞家等不同的群體對待收藏的態(tài)度不盡相同,收藏對其的意義也不同。多數(shù)人將名家之作視為珍品,并賞之、敬之、供之,而徐悲鴻在收藏中體悟到,名家之作并不是幅幅完美、十全十美。他認為,一些名家畫作在章法、筆墨、設(shè)色、造型等方面,也難免有不佳或未足之處,有的還會因為收藏不善部分受損,因此,他將“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絕者繼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這些改良中國畫的理念,引入到對藏品的“改良”中,在鑒賞的基礎(chǔ)上,對藏品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以求藏品達到“惟妙惟肖”之至美,一如他在美術(shù)創(chuàng)作中的主張。
在《徐悲鴻藏畫選集》中,影印有清初文人畫家髡殘的四幅作品,其中的《幽壑煙云圖》,在徐悲鴻的兒子徐慶平看來,“沉雄蒼勁,山勢盤旋而上,至重巒疊境,更以淺墨渲染天空,抒寫飄舞之云,不拘一格,真氣含蘊,正是廣游名山,敏銳記憶的升華與結(jié)晶”。在徐悲鴻看來,“此幅飛云草草,又以重題壓其上,覽之殊不快”。他認為,畫面題款應(yīng)題寫至天然之處,得之則妙,失之則敗,此作的題跋,未題其天然之處,故傷畫面。于是,他“易其天空并移題于畫外,頓覺氣和而舒暢,神韻滿足”。他又很幽默地說:“此或非石溪所愿,但吾志切美備,逕意行之,不計其他一切矣。”意思是,即便是作者不愿意,為了從繪畫本身去實現(xiàn)對藝術(shù)的完美追求,他也不計一切后果了。這便是徐悲鴻對藏品“不佳者改之”的實踐例證。
徐悲鴻還主張“未足者增之”。在他1948年收藏的清鄭板橋的《竹石圖》右側(cè)裱邊處,題有“戊子始夏,悲鴻得之,為補六筆,不能自已,罪過”之語。他認為,此作畫面中,竹子主要集中在畫面左側(cè),惟一伸向右側(cè)位于山石右上方的竹竿上,竹葉過于稀疏,破壞了畫面的均衡感與節(jié)奏感,于是,他在稀疏處補畫了幾片竹葉,以彌補其認為的不足。
以宣紙、絲織品作為創(chuàng)作和裝裱材料的中國畫,在收藏、展示的過程中容易褪色、受損。古畫修復(fù)是一門精深的技藝。對待褪色受損的藏品,傳統(tǒng)的做法是請技巧高超的裱畫師在重新裝裱時予以修復(fù)。徐悲鴻卻常常自己動手修復(fù)古畫。1948年春,徐悲鴻購得明文征明小青綠山水《秋到江南圖》,雖然他認為“此乃衡山先生生平杰構(gòu)之一”,但“徒以年久,絹黯損失不少”,因此“謹按衡山原意,為染白云”,并言“對比顯然精彩倍出,歡喜贊嘆,不能自已。爰詳志經(jīng)過以示來者,知我罪,我全不計也。”
徐悲鴻在自藏古畫中的這種實踐,在古今繪畫收藏史上是罕見的。雖然中國畫史上曾記載五代蜀國畫家黃筌欲改吳道子《鐘馗圖》中“右手第二指抉鬼之目”為“拇指抉鬼之目”,但黃筌不敢直接在原作上修改,而是另畫一幅《鐘馗》。徐悲鴻這種違背常規(guī)的做法,即便主觀愿望是好的,在業(yè)界還是引起了不少爭議,贊成者有之,反對者有之。雖然對待可以預(yù)見的批評之聲,徐悲鴻表示“知我罪,我全不計也”,只為“重先賢之遺跡,而為藝苑葆光也”,但是他的這種做法,今天看來,必須理性待之。對待名家之作不盲目推崇,客觀評價,值得今人學(xué)習(xí),但對于古人、古物,后人還需懷一顆敬畏之心。(人民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