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保單位檔案怎么都在網(wǎng)上銷售,究竟是什么環(huán)節(jié)流失的?”前天,網(wǎng)友“杭州伊芙”在微博上,曬出一張清單截圖。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利濟醫(yī)學堂、德清壽昌橋、觀音寺石塔等文保單位、古建筑的檔案,竟然都放在網(wǎng)上,成了商品出售。而且,價格還有點高。大部分都在1000~2000元左右,最貴的一本是玉海樓(含孫詒讓故居)的檔案,標價4600元。
這些鎖在庫房里的文保檔案,怎么會流到書販子手里?它對文物保護有沒有影響?
9份文保檔案,價格都在上千元
孔夫子舊書網(wǎng)的賣家大部分都是舊書店的書商,許多絕版的舊書、古籍、珍本,都能在上面搜到。所以,許多愛書人都喜歡去逛逛淘淘寶。
微博上的清單,就是“杭州伊芙”前幾天逛孔夫子舊書網(wǎng)時,偶爾發(fā)現(xiàn)的。
出售文保檔案的是一家名為“木林森書店”的三鉆網(wǎng)店,就開在杭州,主要售賣舊書、手稿等。
首頁上,像成均樓、姜亮夫手稿等6本合售,標價要88888元,賣家還特別標注:珍貴史料,未見出版。而那批文保檔案,一共9份,價格在2000元左右,也出現(xiàn)在首頁“珍本圖書”一欄里。
賣家的商品描述里,清晰明白地寫著:“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檔案,內有大量文史資料和照片圖紙”。
記者以買家身份,向店主“老狼”咨詢。
他告訴記者,這批檔案,是他在杭州收藏品市場的攤位上買的,“當時覺得這是有價值的檔案資料,就買了。”至于上千元的價格,也是他根據(jù)品相定的。
他告訴記者,這些檔案的存檔時間均為上世紀90年代,品相完好程度在八品至九五品之間。
檔案本身價值不大,賣主已經(jīng)下架
網(wǎng)友“杭州伊芙”,真實身份是浙江省文物局文物安全處處長沈坤榮。那天,他一看到“文保”二字,就敏感了起來,立刻向局里了解情況——作為內部資料的文保檔案,怎么會流到市場上?
“文物局以前在教工路,后來搬家時,有一批檔案留在了一個房間里,后來移交時被處理掉了。其中有一批,就是這些‘四有檔案’,主要是瑞安、德清的。”沈處長說。
四有檔案,有點像我們的個人簡歷,文保人員對古建筑進行測繪后,會留下詳細的圖紙、數(shù)據(jù)、圖片、文字記錄,以及每次保護工作的記錄資料。不過,每份檔案都會備份電子檔,所以,“檔案本身的價值并不大。”
省文物局文物處相關負責人趙勇告訴記者,這些文保檔案并不是第一次在網(wǎng)上售賣,“前幾年,店主‘老狼’就在網(wǎng)上賣過,我們勸過很多次,都沒用。”
記者發(fā)現(xiàn),這批檔案的上架時間為2010年3月和11月,確實不是“新貨”,那么,為何不能強制收回呢?
“因為沒辦法確認這批檔案是否是偷盜而來,而且文物局也沒有報案,所以沒有權力讓他撤銷售賣,只能每年都來規(guī)勸一次。”趙勇說。
檔案流失,會不會產(chǎn)生什么不好的影響?
“這些資料圖紙,對文物保護沒有負面影響,但如果是遺址類的,比如古墓葬檔案,就麻煩了。萬一被盜墓分子看到了,容易成為偷盜的導火線。”沈坤榮說。
截至發(fā)稿前,這批資料已經(jīng)被撤下網(wǎng)。(今日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