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東城區(qū)燈市口小學和166中學、25中同時舉行150周年校慶。這三所學校早年都是由美國基督教公理會創(chuàng)建的,166中學是當年的貝滿女中,當時的男校叫做育英學校,此后中學部成為今天的25中,而小學部就是燈市口小學。
為了迎接150周年校慶,燈市口小學從4月就開始面向社會征集與校史有關的“老物件兒”,現(xiàn)在征集到的已經有近百件,包括民國時期的學生證、畢業(yè)證、七八十年前的各種獲獎徽章,以及老師的教案、學具等。
一位1950年入校的老校友原本準備將自己當年的第一條紅領巾當做傳家寶傳給子孫,但得到燈市口小學要校慶的消息,他毅然捐出了自己和老伴兒共同珍藏的兩條紅領巾。
校長滕亞杰介紹說,最難尋找的校史資料是近百年前的“校刊”。燈市口小學從1929年開始,每年出版自己的學校年刊,年刊上記載學校一年來的大事小情。校刊不僅是對學校歷史的記錄,也是當今教育工作者研究近代教育的最好資料。
經過多方努力,如今學校已經征集到了五本,分別為1931年、1935年、1939年、1941年的版本,另外還有一本體育特刊。
“當時的??际怯蓪W生自治會編寫的,還是有定價的,兩塊大洋一本。從??暇湍芸闯鰜懋斈甑摹W校小學部’教育氛圍非常輕松活躍。在??蠈W生們評出各種‘老師之最’,還會記錄老師的口頭禪,可見當時的教育是非常開明的?!彪iL說,從距今近80年的???,可以看到當年的老師們在做什么,現(xiàn)在的我們在做什么?!?0年前,燈市口小學就已經有了‘機械模型團’、‘無線電社團’和‘網球社團’,甚至還有‘汽車研究會’!”
今年76歲高齡的周蛟先生捐出了1950年自己在“育英學校小學部”讀書時的成績單,成績單上不僅有學業(yè)成績,也有“健康得分”,包括體重、身高,甚至“現(xiàn)患下列缺點需要矯治”的內容,周老先生當年被老師提醒要注意“眼病”和“扁桃腺”。
周蛟先生說,他至今還記得當年的音樂老師在課堂上給孩子們放黑膠唱片,“那是對我最好的藝術啟蒙教育”。還有當年的手工課。“我用石膏做了一個中國地形模型,老師夸獎我做得好,那個模型在學校展出了好幾年。老師們用這樣的方式給孩子鼓勵?!保ɡ罾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