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永蓮
引 言
2001年,中、美、日、德、法、英等6國科學家和美國塞萊拉公司聯(lián)合公布了人類基因組圖譜及對它的初步分析結果。這一重大成果是人類獻給新世紀、新千年的一份厚禮,標志著生命科學又向縱深邁進一步。
人類基因組的初步分析結果,與科學家們對其它動植物基因組研究所獲得的最新進展一起,為生命科學在新世紀實現(xiàn)飛躍構筑起堅實的“平臺”。過去10年來,科學家們已繪制出40余種物種的基因組圖譜。據(jù)預測,在未來10至20年里,科學家還將解讀大量生物的遺傳密碼,與此同時,基因組研究重點將進入確定基因結構與功能等應用研究階段,生命科學因此將迎來新的大發(fā)展。
人類基因組計劃也將為推動醫(yī)學進步帶來空前機遇。通過對人類基因組圖譜的初步分析,科學家們已初步確定了30種致病基因,而隨著下一步對人體各種致病基因展開全面大搜索,以及對各種基因功能及基因之間相互作用了解的加深,科學家們將在分子水平上深入了解疾病的根本發(fā)病機理,將為各種疾病的診斷、防治和新藥的開發(fā)提供有力武器。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最大影響,將體現(xiàn)在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醫(yī)療保健領域,基因診斷、基因療法和基因藥物等的開發(fā),有可能成為未來醫(yī)學發(fā)展的重要分支。
以人自身為對象的人類基因組研究,給人類的未來展示了美好的前景,在迎接生命科學不斷取得的新突破的同時,如何充分考慮到這些突破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讓它們最大限度地造福人類,已成為新世紀之初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迫切課題。
基因的發(fā)現(xiàn)
人類基因草圖公布是生命科學研究的又一個里程碑,激起了世界范圍的“掘金潮”,人類從此進入了功能基因組時代。今天這個講座想告訴大家,人類基因草圖是什么?要達到預期效果,還有多少工作要做? 什么叫基因?150年以前,有一個牧師孟德爾,以豌豆進行植物雜交試驗,并提出了遺傳因子的獨立分配率(遺傳原理)。當時這個分配率并沒有引起大家的注意。若干年后,幾個來自荷蘭、德國、奧地利的科學家不約而同觀察到這一現(xiàn)象,后來他們查閱了文獻,發(fā)現(xiàn)原來35年前就有人發(fā)現(xiàn)這個定律,因此就命名為孟德爾定律。伺候丹麥科學家用希臘文命名為“基因”,意思是“給予生命”。1910年,美國遺傳學家摩爾根用果蠅做試驗,研究果蠅遺傳學,提出遺傳的染色體理論,他發(fā)現(xiàn)基因的化學本質是脫氧核糖核酸。1944年,美國科學家發(fā)現(xiàn)細菌性狀轉化的因子是DNA。1944年美國科學家O.T.Avery發(fā)現(xiàn)細菌性狀轉化的因子是DNA,到了1952年,美國科學家A.D.Hershey用放射性同位素P32, S35證實了這個理論。
1953年,英國科學家詹姆斯?沃森(Watson)&弗蘭西斯?克里克(Crick)提出DNA雙螺旋模型。雙螺旋像麻花一樣,合在一塊,由A、T、C、G四個核苷酸構成,T、A和C、G配對,形成雙螺旋。平常,細胞的狀態(tài)可以變的。在染色體上,我們都可以定位哪個基因在哪里,有的疾病是由于染色體不完全導致的。核糖體是制造蛋白質的小工廠,每三個核苷酸就編成一個氨基酸。
人類基因組圖譜上的,有些編碼是蛋白質,變成RNA,然后轉化成蛋白質前體。我們可以通過一個電影片斷,形象地給大家分析什么是人類基因組的計劃。我們知道人笑的時候肌肉是要工作的,我們用眼睛來看看細胞的工作,這是一個人體細胞,它是由許多個DNA生成的,每一個細胞里都有一樣的DNA,它是個雙螺旋體,都是由T?熏A和D?熏C配對組成的。但是不同的細胞里由RNA聚合酶,它有三個密碼,然它把雙螺旋解開,把核肝酸變成RNA?熏然后從細胞核里鉆出來……,最后變成一個蛋白質,到各個地方工作去了。事實上一個人的身體里有好多基因在工作,一個工作需要好多基因協(xié)調完成,所以是一個很復雜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