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品乾隆
因各種各樣的戲說、講壇,在許多人眼中,乾隆儼然是一個“好”皇帝,所謂的“康干盛世”,更被神話為歌舞升平的烏托邦。
然而,有多少人知道西北邊陲發(fā)生的大屠殺呢?有多少人還記得殘酷的文字獄呢?那是一個很多人想當奴才而不得的時代,在盛世的假面之下,大崩潰已拉開序幕。
遍地的貪污腐敗,甚至讀書人也喪失了最后的尊嚴,以中國之大,獨立人格、獨立思想竟成了稀缺品,無怪乎龔自珍長嘆,大清國連有才的強盜、小偷都找不到,這樣“萬馬齊喑”的局面,還能維持多久?
當馬戛爾尼代表團鎩羽而歸時,英代表團成員巴羅寫道:清朝人缺乏自尊心,因政府從來沒把百姓當做成年人,而是當成兒童和奴隸,“人人都有可能變成奴隸……人的尊嚴的概念巧妙地消滅于無形。”就在乾隆自命不凡地以為天朝“無所不有”時,西方對東方文明曾有的敬意被徹底擊碎,他們看到的是一個野蠻、封閉、愚蠢的政權(quán)。
以專制時代的標準看,乾隆時期文治武功已達極致,可從現(xiàn)代政治文明的標準看,它卻是舊時代最后的瘋狂。那么,該怎樣解讀乾???從中將得到怎樣的歷史智慧?在新出版的《饑餓的王朝》一書中,有非常深入的思考,為此,《北京晨報》特專訪了本書作者張宏杰先生。
十年磨練始鑄成
北京晨報:乾隆這個題材費力不討好,因為相關的著作太多,觀點爭論也很激烈,是何機緣,使您決定寫這樣一本書?
張宏杰:我對歷史一直感興趣,上大學時兩本書對我影響很大,一是《萬歷十五年》,一是戴逸先生的《乾隆帝及其時代》。在中學時,覺得皇帝就是昏庸、腐敗,和正常人不一樣,而戴先生的書讓我看到乾隆更多的側(cè)面,發(fā)現(xiàn)他是個很有人情味的人,與我的心理結(jié)構(gòu)、個人狀況完全可以打通,感到能理解他了,萌生了寫一寫乾隆的念頭。這本書寫了一年多,相關材料收集了10年左右,我寫作速度很慢,但這本書寫得很快。
北京晨報:您筆下的乾隆,與以往文本的區(qū)別在哪里?
張宏杰:首先是寫出他性格復雜、矛盾的一面,乾隆有時仁慈,有時殘忍;有時精明,有時愚昧。早年富于自知之明,把盛世推上頂峰;晚年卻剛愎自用,親手毀了這個盛世。其次是對康干盛世的評價,我們有盛世夢,可事實上,盛世是靠不住的。乾隆盛世是一個饑餓的盛世,恐怖的盛世,只有生存權(quán)的盛世,是靠強化君主集權(quán)制度而實現(xiàn)的盛世。
張宏杰:盛世為何沒能清除腐敗
殘忍而多變的乾隆
北京晨報:乾隆前期與后期變化極大,這是為什么?
張宏杰:因為他善于總結(jié)歷史教訓,此外,他受《易經(jīng)》影響很大,主張寬嚴相濟,刻意不讓手下明白他的想法,所以他一生都在變來變?nèi)ァ4送?,和普通皇帝不同,他特別殘忍。
北京晨報:在書中,您寫到了他在西北的大屠殺,堪稱慘絕人寰,可為什么后代文人反而大加贊美這么一個殘忍的人呢?
張宏杰:因為我們有強人崇拜,只要是“做大事”,殺人越多就越是偉大,其實乾隆的有些行為與希特勒沒什么差別,后代文人贊美乾隆,說明在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中雖有人道主義的基因,但離真正意義上的現(xiàn)代人道主義,還相去甚遠。應該看到,專制主義的本性就是殘忍的,從性格上論,康熙比乾隆寬厚許多,可一旦危及皇權(quán),他也會變得很殘酷,動輒滅族。所以說,殘忍不是乾隆的問題,而是專制思維的問題。(北京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