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譯文出版社繼先后推出美國記者何偉與張彤禾夫婦的非虛構力作《尋路中國》與《打工女孩》之后,其“譯文紀實”系列最近又推出《朝日新聞》資深記者野島剛的非虛構作品《兩個故宮的離合》。日前,野島剛在北京和上海兩地分別與學者祝勇、《人民中國》雜志總編輯王眾一、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李天綱等探討故宮近一個世紀的變遷歷程。
野島剛曾被《朝日新聞》派駐新加坡,也曾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任戰(zhàn)地記者,早年曾在香港中文大學和廈門大學留學的野島剛就對故宮的變遷很感興趣,因為“英國有倫敦大英博物館,美國有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法國有巴黎盧浮宮,日本有東京國立博物館,但在這個世界上,卻有北京和臺北兩個故宮博物院。”
“2008年正好是文物遷徙到臺北故宮‘一甲子’,我因此想要寫一點有關故宮的歷史。”野島剛開始了歷時5年的追尋與書寫:辛亥革命后,當時的北京政府于1914年以清朝熱河避暑山莊及盛京(沈陽)文物為主,在紫禁城設立古物陳列所;1924年,政府決定讓退位的末代皇帝溥儀搬離紫禁城,成立的“清室善后委員會”開始整理紫禁城內的宮廷文物;直到孫中山逝世的1925年,故宮博物院才正式成立和對外開放;“九一八”事變后,由于華北形勢緊張,國民政府將故宮文物運送至南方,借道南京運到上海,“盧溝橋事變”后又陸續(xù)運到長沙、漢口、貴陽、四川、寶雞等省市……
為了更親身地理解這段復雜歷史,野島剛重走了故宮文物的遷徙之路,從北到南實地走訪了中國的沈陽、北京、南京、上海、重慶、臺北、香港,及新加坡、美國,專訪了時任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的鄭欣淼以及杜正勝、林曼麗、周功鑫等歷任臺北故宮院長,歷時5年終于寫成《兩個故宮的離合》,一探“歷史翻弄下兩岸故宮的命運”。
探尋過程中,為了理解蔣介石在1948年年底下令將大量故宮珍貴文物運到臺灣時的真實心態(tài),野島剛還曾專赴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查閱蔣介石日記。
“故宮的魅力根源,來自數次奇跡似的歷史轉折。兩岸故宮不只是珍奇、瑰麗的寶庫,更呈現出政治權力與文化深層結構的樣貌。”隨著兩岸故宮《富春山居圖》聯展的實現和“文物回流”熱的日益升溫,野島剛不禁預測道:“就像潮汐的漲退及月亮的圓缺,中國今后與文物有關的事情應該是朝著‘滿’的方向走。未來大陸將以北京故宮為基礎,更進一步邁向‘文化強國’吧。”(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