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荷蘭畫家文森特·梵高的名畫《向日葵》,或許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句評價。滿腦袋打算盤的畫商琢磨的恐怕是“這幅油畫是真的么”,美國植物學家約翰·伯克則花了大把時間,研究另一個跟“真實性”有關(guān)的問題:“這些向日葵是真的么?”
跟普通的向日葵不同,梵高的向日葵長得很古怪。平日里見到的向日葵都只有一排黃色花瓣,可梵高的向日葵竟然有兩排花瓣。此外,他的向日葵有些甚至沒有此類花最典型的大圓盤模樣的頭狀花序,反倒是金色的舌狀花瓣又密又長,像點燃的禮花一樣蓬勃而出。
在梵高逝世后的一個多世紀里,大部分人認為這種古怪的向日葵,是“一個精神失常的印象派畫家在創(chuàng)作時的夸張想象”。梵高曾在寫給妹妹的書信里“直播”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生活,說自己“此時此刻正在畫插在黃陶罐里面的12朵向日葵花束”。然而,他這些話,被人們解讀為“一段不可信的囈語”。
不過,結(jié)合梵高的實際行動,人們也的確有理由認為梵高的話不可信。他明明在信里表示要“把向日葵掛滿工作室”,“除了向日葵,什么我都不要”,可是一轉(zhuǎn)眼,年僅37歲的畫家連向日葵都不要了,在外出作畫時舉槍自殺,再也沒能提筆畫最心愛的向日葵。
面對世人對畫家的質(zhì)疑,跟植物天天打交道的伯克教授用事實證明,梵高在向日葵的事情上說的是真話。他帶領(lǐng)美國佐治亞大學植物科學實驗室的研究人員,一起進行實驗研究,最終在3月29日《公共科學圖書館-遺傳學》(PLoS Genetics)上發(fā)表了論文。結(jié)論指出,梵高那古怪的向日葵并非臆想,而是基因突變的產(chǎn)物,他們已經(jīng)確認找到了造成這種變異的基因。
為了給這種古怪的向日葵尋找科學解釋,研究人員利用遺傳學之父孟德爾的經(jīng)典遺傳學方法,做了大量實驗。他們將普通野生型向日葵和雙重花瓣突變株向日葵雜交,并對幾種市面上出售的向日葵進行基因測試,試圖揭示這些突變體的遺傳學原因。研究發(fā)現(xiàn),梵高畫作中的向日葵品種受到一種單一的顯性基因HaCYC2c的影響。
研究人員找遍“向日葵家族”的各大成員,并為受HaCYC2c基因影響的向日葵兄弟姐妹繪制了一份完整的“家譜”。結(jié)果表明,實驗中獲得的基因突變品種“正是梵高在19世紀看到的那種”。
“從研究結(jié)果上來看,基因在決定向日葵的形態(tài)是舌狀還是圓盤狀上,起到了關(guān)鍵性作用。”伯克說,“基本上,如果讓基因在錯誤的地方起作用,它就會讓向日葵這種圓盤狀的花看上去更像滿是舌狀花瓣的花。相反,當你將這種基因除去,那些舌狀花也會變得以圓盤為主。”
雖然這種古怪的向日葵被梵高的妙筆鑄成經(jīng)典,但在植物進化史上,這種向日葵因為不利于蜜蜂授粉,難以繁衍,所以這次基因突變也許并非一次成功的改變。“在自然條件下,這種事是會被自然選擇淘汰的。這只是一次隨機突變。”參與研究的馬克·柴普曼說。
紐約大學布羅法分校植物學家維克特·阿爾伯特則指出,“其他植物也會耍同樣的把戲。這種基因在進化過程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好幾次了。”
可是,梵高的畫里是不是他親眼所見的真實向日葵,顯然這些正在做實驗的人也不敢妄下結(jié)論。既然誰也斷不清這場糊涂官司,不如把這個“向日葵疑案”交給自然界最權(quán)威的大法官——蜜蜂——來判決。2005年,英國倫敦大學瑪麗女王學院的拉爾斯·希圖卡教授做了一個實驗,讓一群從來沒見過真花的蜜蜂在四幅色彩絢爛的名畫復制品前飛舞,看看哪幅畫能夠以假亂真,迷倒蜜蜂飛去采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