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清代,如果清朝政府處理不好西部與北部蒙古民族關(guān)系,或許再修長城就會迫在眉睫了。清代中央的理藩機構(gòu),最初稱“蒙古衙門”,可見蒙古對中原的威脅。歐亞大陸上所有的帝王和軍隊都畏懼蒙古軍隊,因為蒙古的騎兵如排山倒海,鐵蹄踏遍山川沃野,他們是天生的征服者??滴趸实垡允窞殍b,縱覽了中原從秦朝以來的邊患,認識到“蒙古*之地,防之不可勝防”,而反復地修筑長城只能虛耗國庫,在軍事上毫無意義,這也是中原王朝屢屢失守的重要原因。為了抵御蒙古的擴張,女真人所建立的金朝何嘗沒有在草原上修筑長城呢——金代自1148年開始修筑長城,漫長的金代長城東起莫力達瓦向西南方向經(jīng)過興安盟、錫林郭勒盟、哲里木盟、赤峰、烏蘭察布盟,消失于武川縣南的大青山群山之中,全長五千余公里,是今內(nèi)蒙古境內(nèi)最長的長城。但是金朝人筑長城不僅無法抵御蒙古人,也給自己帶來災難:
長城萬里長,半是秦人骨。一從飲河復飲江,長城更無飲馬窟。金人又筑三道城,城南盡是金人骨。君不見,城頭落日風沙黃,北人長笑南人哭。為告后人休筑城,三代有道無長城。
郝經(jīng)在這首《古長城吟》中提出了一個命題:三代有道,無(須)長城。
于是,康熙廢弛了長城的修筑,筑起一道堅不可摧的大墻,這道大墻是無形的,它不隔絕民族,不固守土地??滴踉O(shè)置木蘭圍場,以木蘭秋狝的方式獲得蒙、滿之間的民族認同與融合,來達到“民心悅則邦本得,而邊境自固”的目的。這道大墻也是具體的,它就是熱河行宮(康熙五十年即1711年正式更名為避暑山莊)的大墻,它阻擋了隔閡和猜忌,促進了包容與交流。當康熙在武烈水河谷策劃熱河行宮的修建時,這座清王朝的夏宮就被賦予了它獨特的歷史意義。康熙把這座清王朝夏季的政治中心建于長城之外蒙古人的牧場上,并興建藏傳佛教廟宇,以宗教、文化的民族融合手段解決了邊患,正體現(xiàn)了康熙皇帝政治的智慧、強大的信心與博大的氣魄。
避暑山莊的宮墻高大宏偉,形似長城,至今仍被當?shù)厝朔Q之為“小長城”。然而這一切背后的意義卻截然不同。從萬里長城到避暑山莊,正是中央王朝與游牧民族關(guān)系模式的歷史性轉(zhuǎn)換,使“中國”史無前例地具有了當代中國的涵義。長城圈住的是中華大地,康熙的大墻圈住的是避暑山莊。雖然康熙的大墻形似長城,避暑山莊也酷似中華大地的縮影,二者卻不屬于同一時空。一切已經(jīng)時過境遷,長城之外是滿洲人的故鄉(xiāng),是蒙古人的牧場,長城不再是國境,長城內(nèi)外皆是中國的土地。這一切非凡的變遷,使得“康熙時期中國統(tǒng)一牢固的程度,遠遠超過了歷代王朝。”(戴逸)
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上,鳥巢中心的巨大活字印刷板上萬里長城的雄偉身姿隱沒在漫山遍野的桃花之中,鮮花之海取代了冰冷的磚石。正如這一精彩絕倫的表演所表達的深刻寓意,偉大的國度必然具備包容天下的胸懷和開放進取的精神。
中華文明的世界精神在6世紀依托于長安城,在21世紀依托于北京城。這些偉大的城市都曾給一個時代留下不可磨滅的記憶。然而,在16世紀,肩負這一歷史使命的卻是一個誕生在京城正北荒僻河谷中的塞外小城,與那些千年古都相比,它的起源太簡單了:避暑山莊峻工后,這座城市也就漸漸成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