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使臣約翰·紐霍夫(John Nieuhoff)在其《在聯(lián)合省的東印度公司出師中國韃靼大汗皇帝朝廷》一書中亦記述到:"韃靼全軍入城之后,全城頓時(shí)是一片凄慘景象,每個(gè)士兵開始破壞,搶走-切可以到手的東西;婦女、兒童和老人哭聲震天;從11月26日到12月15日,各處街道 所聽到的,全是拷打、殺戮反叛蠻子的聲音;全城到處是哀號、屠殺、劫掠" 。
南雄大屠殺,"家家燕子巢空林,伏尸如山莽充斥。....死者無頭生被擄,有頭還與無頭伍。血泚焦土掩紅顏,孤孩尚探娘懷乳。(清軍文書陳殿桂,《雄州店家歌》)
廣州大屠殺,"甲申更姓,七年討殛。何辜生民,再遭六極。 血濺天街,螻蟻聚食。饑鳥啄腸,飛上城北。 北風(fēng)牛溲,堆積髑髏?;蛉鐚毸?或如山邱。五行共盡,無智無愚,無貴無賤,同為一區(qū)。"(《祭共冢文》 王鳴雷) 親眼目睹了這次屠殺的王鳴雷,描繪人頭堆積的像山丘和寶塔一樣高!廣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廣州市志--宗教志》記載:"清順治七年(1650),清軍攻廣州,屠戮甚慘,死難70萬人。居民幾無噍類……累骸燼成阜,行人于二三里外望如積雪。在東郊烏龍岡,真修和尚雇人收拾尸骸,'聚而殮之,埋其余燼',合葬立碑。" 西方人魏斐德寫道:"尸體在東門外焚燒了好幾天。.....直至19世紀(jì),仍可看見一座積結(jié)成塊的骨灰堆。"。
嘉定大屠殺,嘉定三屠殺了50多萬。"市民之中,懸梁者,投井者,投河者,血面者,斷肢者,被砍未死手足猶動(dòng)者,骨肉狼籍。" 清兵"悉從屋上奔馳,通行無阻。城內(nèi)難民因街上磚石阻塞,不得逃生,皆紛紛投河死,水為之不流"。"兵丁每遇一人,輒呼蠻子獻(xiàn)寶,其人悉取腰纏奉之,意滿方釋。遇他兵,勒取如前。所獻(xiàn)不多,輒砍三刀。至物盡則殺。"(《嘉定乙酉紀(jì)事》)清軍圍困嘉定城時(shí),在城外,"選美婦室女?dāng)?shù)十人,……悉去衣裙,淫蠱毒虐"。嘉定淪陷后,清軍搶掠"大家閨彥及民間婦女有美色者生虜,白晝于街坊當(dāng)眾奸淫;……有不從者,用長釘釘其兩手于板,仍逼淫之。""婦女不勝其嬲,斃者七人。"(《嘉定屠城紀(jì)略》)
潮州大屠殺,"縱兵屠掠,遺骸十余萬",揭陽縣觀音堂海德和尚等收尸聚焚于西湖山,將骨灰葬在西湖南巖。福建同安縣屠城死難5萬余人,梵天寺主持釋無疑收尸合葬于寺東北一里之地,建亭"無祠亭",墓碑上則刻"萬善同歸所"。
常熟大屠殺,"通衢小巷,橋畔河干,敗屋眢井,皆積尸累累,通記不下五千余人,而男女之被擄去者不計(jì)焉。""沿塘樹木,人頭懸累累,皆全發(fā)鄉(xiāng)民也。"(《海角遺編》)
揚(yáng)州大屠殺,除了著名的《揚(yáng)州十日記》外,還有《揚(yáng)州城守紀(jì)略》("初,高杰兵之至揚(yáng)州也,士民皆遷湖潴以避之;多為賊所害,有舉室淪喪者。及北警戒嚴(yán),郊外人謂城可恃,皆相扶攜入城;不得入者,稽首長號,哀聲震地。公輒令開城納之。至是城破,豫王下令屠之,凡七日乃止。""亟收公(史可法)遺骸,而天暑眾尸皆蒸變,不能辨識,得威哭而去")、《明季南略》("廿五日丁丑,可法開門出戰(zhàn),清兵破城入,屠殺甚慘")等資料。揚(yáng)州城破,揚(yáng)州頓成地獄,死者達(dá)80余萬。比地獄更難忘是人民引頸受戮的場面。史載:只要遇見一個(gè)滿族士兵,"南人不論多寡,皆垂首匍伏,引頸受刀,無一敢逃者。"一個(gè)清兵,遇見近五十名青壯男子,清兵橫刀一呼:"蠻子來!蠻子來!"這些人皆戰(zhàn)戰(zhàn)兢兢,無一敢動(dòng)。這個(gè)清兵押著這些人(無捆綁)去殺人場,無一人敢反抗,甚至沒一人敢跑。到刑場后,清兵喝令:"跪!"呼啦啦全部跪倒,任其屠殺。清寇在大屠殺后,往往故意留一些僧侶不殺,讓這些幸存者來清理屠場,《揚(yáng)州十日記》:"諭各寺院僧人,焚化積尸"?!都味ㄒ矣霞o(jì)事》:"城中無主,積尸成丘,惟三四僧人,于被焚處,拆取屋木,聚尸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