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豫親王多鐸攻占南京,消滅南明弘光政權(quán)。多爾袞在南方悍然推動剃發(fā),反對者殺無赦,激起南方抗清浪潮。洪承疇在危難之際受命取代多鐸,坐鎮(zhèn)南京,招撫東南各地。盡管遭到了南方人一致的挖苦謾罵,洪承疇的南京生涯依然取得了杰出的政績。他以原官留任為條件,和平招降了寧國、徽州、九江、南昌等十三府,讓大片地區(qū)遠離戰(zhàn)火;采取了一系列免賦興利、減輕百姓負擔的措施,盡量恢復生產(chǎn),安定秩序。順治十年(公元1653年),南明桂王政權(quán)在農(nóng)民軍支持下,在云貴立國。洪承疇又一次受命經(jīng)略湖廣、廣東、廣西、云南、貴州五省,總督軍務。他先在岳州設伏大敗孫可望部農(nóng)民軍,迫使桂王政權(quán)收縮。清軍平定云南后,洪承疇力主放緩軍事行動,招撫百姓恢復生產(chǎn),使云貴地區(qū)逐漸安定下來。孫中山先生從保全地方、安定社會的角度,曾寫詩贊譽洪承疇:“生靈不涂炭,功高誰不知。”
總之,洪承疇降清后輔助政務,招撫南方,長達16年,對明末清初的社會順利變革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他降清之后的政績遠遠超過了在明朝鎮(zhèn)壓農(nóng)民軍的政績,是他實現(xiàn)抱負施展才華最輝煌的成就。
后人往往用一個歷史人物的作為對后代產(chǎn)生的客觀效果來褒貶他的價值,其中有不合理的地方。因為這忽視了歷史人物所作所為對當時產(chǎn)生的影響。從這點出發(fā),洪承疇的作為對后世產(chǎn)生了積極的客觀效果,但叛國降敵在“當時”產(chǎn)生的消極效果應該考慮在內(nèi)。筆者無意為洪承疇翻案,只想跳出“后世”與“當時”孰輕孰重的邏輯之外,談談讀書人的政治作為問題。
讀書人肚子里的知識和才華,只有通過社會實踐才能展現(xiàn)出來,同樣,只有把知識才華運用到具體實踐上,讀書人才能施展抱負、體現(xiàn)價值。而儒家學問是積極入世的學問,深諳其道的讀書人更是希望齊家治國、兼濟天下。所以古代讀書人都面臨一個入世當官的問題,說到底這就是一個知識分子如何與權(quán)力相結(jié)合實現(xiàn)價值的問題。
只有牢固掌握了權(quán)力,讀書人才能從容施展才華,貫徹意志,因此能辦事和辦好事的前提不再僅僅是擁有滿腹經(jīng)綸,而是如何與權(quán)力來個親密接觸。洪承疇的例子就很明顯。他為什么在萬歷和天啟朝默默無聞,就是因為沒有引起朝野和皇帝的注意,官職低微;他能夠貫徹自己的意志,大力清剿農(nóng)民軍,前提也是崇禎皇帝賦予了他總督各省兵馬的大權(quán);他在清朝的政績遠遠超越在明朝的政績,除了混亂局勢提供了施展才華的舞臺外,主要的還是多爾袞和順治皇帝兩代的寵信。洪承疇是個務實的人,在政治上野心勃勃,所以寧愿名節(jié)有虧,承擔千夫所指的風險,也要投奔一個信任自己、能給自己施展拳腳的光明前途。
慷慨赴死不容易,找到適合自己的舞臺、干出實績來同樣不容易。
明末讀書人熱衷黨爭,黨同伐異之風一直持續(xù)到南明也沒有停止。洪承疇相比那些空談綱常倫理實則誤國禍民的讀書人,孰高孰低?
洪承疇的遭遇在中國歷史上并非特例,而是一個相當普遍的歷史現(xiàn)象。許多人有經(jīng)世濟民之志,為了實現(xiàn)志向和權(quán)力緊密結(jié)合,卻不為人理解。比如距離洪承疇不遠的張居正,為了改革江河日下的明朝政務,和內(nèi)廷太監(jiān)馮保親密合作,提攜改革同輩,大刀闊斧革新政治。張居正的改革取得了實效,但他勾結(jié)太監(jiān)確保權(quán)力的做法直接傷害了朝廷的政治體制,任命親黨的做法更是為人詬病。張居正生前死后,都面臨如潮般指責,最后落得抄家奪爵的悲慘下場。說到結(jié)黨營私,更明顯的是北宋改革家王安石。王安石為了推行改革,采取了兩條“不透亮”的權(quán)力手段:一條是曲意迎合皇帝,一條是任用新黨排斥舊黨。但是皇帝的改革意志既符合王安石的思想,又能給他帶來巨大的權(quán)力,設身處地為王安石著想,他是迎合163 呢還是拒絕呢?至于結(jié)黨營私,既然舊黨強烈譴責王安石改革,拒絕合作,王安石不團結(jié)一批改革同黨,如何在朝廷立足,又如何推進改革?說到遭受譴責最多、名聲最差的歷史人物,五代時期的馮道可能是其中一個。馮道被諷刺為“政壇不倒翁”,在皇帝走馬燈般換來換去的情況下能夠保持官位,屹立不倒,的確有有奶就是娘、誰強就朝誰磕頭的不對的地方。然而,除了馮道的軟弱和沒骨氣,后人找不出他在政治上有什么負面的作為。相反,馮道在亂世中設法保全了大批朝野官員,制止了若干軍閥的強暴行為,為減輕中原的殺戮和動蕩做出了幕后貢獻。試想,馮道要想找一個地方隱居,著書立說,去批評亂世,并非難事——這恰恰是批評馮道的許多讀書人在亂世做的事。但那樣他的能力和學識就荒廢了,而朝代頻繁更迭的中原,亂象會增加幾分。歷史人物是復雜的,對于馮道、王安石、張居正這樣的人,單純的指責是不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