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提供的是不同于簡單的知識生產和材料考據的思想成果,不限于閱讀觀賞感受,在明示當前文藝界發(fā)生了什么的同時,還要坦誠說出對文藝發(fā)展的看法,這就需要評論家不斷提升學養(yǎng)水平,練就發(fā)現眼光,減少與作家藝術家在思想、境界、修養(yǎng)上的“逆差”。要擺脫商業(yè)法則、人情法則及陳規(guī)陋習,更不能在批評態(tài)度、批評風范上出偏差。要以扎實細致、深刻尖銳代替浮光掠影、泛泛而論,要遠離浮躁,拒絕大而化之、“差不多就行了”的習氣。批評家李健吾在《劉西渭是我的仇敵》一文中說,“劉西渭相信自己是一個心平氣和的讀書人,他拿公平來酬報字句的分量。愉快是他的心情,他不計較時間的損失——光陰一去不復返,還有比這更大的損失?他愿意做人人的畏友,假如不可能做人人的好友。他希望自己有所服役于自己至愛的理想,不顧私,因而有所效勞于私”。劉西渭是李健吾的筆名,他的這種心平氣和、出以公心、忠實于理想的可貴精神值得學習。
質疑和針砭不能丟失
文藝評論丟掉質疑和針砭,是最大的失職。順著創(chuàng)作者的心思說,揀好聽的說,面對問題繞著走,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當老好人,不肯說真話,文藝評論遲早會讓人看低,最終失去公信力。比如,文藝界存在浮躁趨利、自毀形象、創(chuàng)新不足等現象,評論界應勇敢地站出來把脈、挑刺、提醒,單靠網民、公眾人物糾正,或者靠“讀者來信”“聽眾之聲”發(fā)聲,遠遠不夠。
然后,面對為賢者諱、為尊者諱的老傳統(tǒng),在老師不能批評、親友熟人不能批評、領導不能批評這些“踩不得、越不得”的硬杠杠面前,批評家往往左右為難,指名道姓的批評在當前文藝評論實踐中很難生存。漫長鄉(xiāng)土社會沉淀下來的雞犬相聞、抬頭不見低頭見的人情環(huán)境,使正常批評氛圍營造起來格外困難。
歷來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文藝上有太多的尺短寸長、見仁見智,批評的反彈甚至會消弭正面效果,也使不少評論家左右為難。但所有這些不能成為放棄批評的理由。要讓批評聲音準確、及時地傳達出去,必須做到兩個主動,一是主動引導文藝輿論,敢于并善于發(fā)出聲音,多做“剜爛蘋果”的工作,對導向有問題、立場有偏差的言論,進行毫不客氣的抨擊;二是主動為學術爭鳴、思想碰撞搭建平臺,活躍學術爭鳴,張揚自由評論之風,堅持文藝導向,敢于刊載那些褒貶甄別功能強、有戰(zhàn)斗力、講學理的批評作品,通過不同理論觀點的交鋒,明辨是非,激濁揚清,推動批評健康有序良性發(fā)展。
評論家要把辨別優(yōu)劣的能力提升為引導向真、向善、向美的能力,提高理論觀點引導能力,帶頭倡導公道直言、實事求是之風。質疑是一個優(yōu)秀批評家的重要特征,評論家應是鑒賞家、品評高手,同時也應具備多問幾個為什么的“質疑”風度與技巧,對作品質量水平敢于有一說一,對各種傾向不良的作品,對有違創(chuàng)作規(guī)律的現象,對歪曲歷史、丑化中國、文化虛無等思潮,要敢于表明態(tài)度,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旗幟鮮明。批評家有時最擔心說不到要害,也最擔心說到了“要害”,因為尖銳而與批評對象結下“死疙瘩”。但我們相信,只要批評家以敬重之心對待評論對象,言之有物,言之有理,都會得到創(chuàng)作者的包涵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