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一屆眾議院選戰(zhàn)正酣,各路政客紛紛走上街頭為推銷自己的政績和政綱進行拉票。與此同時,“安倍經濟學”成了頭號爭論話題。
首相安倍晉三12月6日在兵庫縣姬路市的街頭演說中稱:“平均薪酬上漲2%,是15年來所沒有的;獎金上漲7%,更是24年來所沒有的?!彼麕缀趺看窝菡f都會強調這些數(shù)據,并稱不能放棄徹底擺脫通脹的最后機會,日本除了“安倍經濟學”別無他路。
財務大臣麻生太郎當天在長野縣松本市的街頭演說中稱:“兩年來,股指漲到了1.7萬日元,日元也大幅貶值,其結果是給企業(yè)帶來了大量的利益。那些沒賺到錢的企業(yè),究竟是它們的運氣特別糟糕,還是它們的經營者能力太差了呢?”
NHK電視臺也釋放出一些對“安倍經濟學”相對有利的消息。比如,8日公布的日本第三季度GDP增長率修改值估計比之前的“實質負增長1.6%”略有改善;因企業(yè)上漲職工薪酬使得政府所得稅收入增加,今年財政稅收將比預算超出1萬億日元達到51萬億日元,有助于補充政府財源。
在野黨方面,當然不會認同安倍政權的自說自話。民主黨代表海江田萬里反駁稱,“漲工資的只是一部分企業(yè)?!比毡竟伯a黨黨首志位和夫則指出:“實際工資薪酬已是連續(xù)16個月下降。”
政客們再怎么爭吵,“安倍經濟學”還是沒能向日本國內外展現(xiàn)出清晰而穩(wěn)定的預期。一段時期以來,日本股市的繁榮確實令人眼花繚亂,而國債信用評級下降、日元快速貶值的局面又叫人憂心不已。
12月5日,日經平均股指上漲到1.792萬日元,而日元匯率繼續(xù)跌到1美元兌121.44日元,刷新7年零4個月以來的最低紀錄。有預測認為,日元貶值可使日本出口性企業(yè)的收入提升10%以上。與此同時,那些原材料主要依靠進口的中小企業(yè)經營成本則會相應上升,經營困難加重。有日本媒體認為,隨著美國就業(yè)情況改善、經濟景氣恢復等有利消息的釋放,美元還可能繼續(xù)走強,而日元也將相應繼續(xù)下跌。
此外,中東原油媒體價格已經下跌到了66美元,7月到9月平均值也下降了35%,這對日本減輕能源進口負擔、降低企業(yè)生產成本也大有好處。而且,有預測認為,這將把GDP的名義和實質增長值分別上推1.19%和0.1%。但同時也將把消費者物價指數(shù)壓低0.6%,這顯然不是日本銀行實現(xiàn)“物價上漲2%”目標所期望的效果。
日本內外對日本經濟持有的憂慮是顯而易見的。首先,超過1000萬億日元的巨額國債負擔,入不敷出的政府財政始終是懸在日本頭上的一把利劍。美國證券信用評級機構穆迪公司宣布將日本國債的評級由“Aa3”下調一級至“A1”?!癆a3”為最高評級以下的第四位的評級。盡管穆迪公司方面沒有提到日本未來長期利率和股市的穩(wěn)定性,但這一舉措起碼說明了以下幾點:一是有必要在此次眾議院選舉之前特別提醒國民日本財政狀況的嚴峻程度;二是告知國際社會,如果要借錢給別人,那么借給日本的風險已經比借給中國或者韓國要高;三是盡管現(xiàn)在日本銀行每月幾乎等量吸收新投放市場的國債,避免市場混亂的用意明顯,但是投資者最終還是要賣掉日本國債,因而不但是外界,包括日本政府及日銀自身,對日本長期利率的不穩(wěn)定性都是存在憂慮的;四是安倍政權推遲提高消費稅計劃的決定降低了外界對日本健全財政的信心和預期,國際社會有必要敦促日方加速制定明確而詳細的健全財政目標和計劃。
有日本民間人士甚至認為,安倍將提高消費稅計劃推遲到2017年4月實施,并且承諾不再延期也不放棄增稅的決定,顯得有點不倫不類。因為誰都清楚,日本社會人口老齡化問題正在急劇加速,日本未來能否維持經濟不出現(xiàn)連續(xù)負增長本身就是個疑問,在此背景下到時是否具備增稅的環(huán)境也是個大問題。
有關日元快速貶值問題,日本有關方面努力在說明,這不是政府主導的結果,而是市場需求動因與機制的體現(xiàn)。日本媒體更愿意表述為10月日銀突然出臺大規(guī)模量化寬松追加措施,對日元貶值起到了助推作用,但說到底還是欲蓋彌彰。
至于日本誘導日元貶值對自身是利是弊也還很難說。一方面,對于謀取短期利益肯定是好的。另一方面,由于日本諸多大企業(yè)早早在海外建有生產基地,日本出口增長緩慢的結構性問題短時期內很難改變。與此同時,日元急劇疲軟的過程中,中國等與美國經濟關系密切的亞洲國家的貨幣“實力”卻在上升,在區(qū)域經濟一體化趨勢增強的趨勢下,相對強勢的本幣有利于實現(xiàn)本國經濟“走出去”的積極性戰(zhàn)略。安倍誘導日元貶值顯然將挫傷日本經濟的對外“購買力”。正當 “賣掉日本”(拋售日本國債等金融資產)的憂慮迭現(xiàn)的同時,收購日本企業(yè)的動向卻在趨于活躍?!度毡窘洕侣劇?日報道,截至5日,日本內外投資基金以日本企業(yè)為對象的收購額已達7300億日元,創(chuàng)下2007年以來的新高,在總標的高達4.375萬億日元的并購活動中,“基金”的“存在感”正在增強。
本報東京12月9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