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社評
本報特約評論員
導讀:等到半年后滬港通正式開啟,除了內地機構投資者外,內地中小股民利用上交所平臺購買香港股票,賬戶資金的起點門檻為50萬元,除非個人專業(yè)股民,一般中小股民并不適合參與滬港通交易。
上周博鰲論壇上,國內資本市場及深化金融改革最具顯著意味的事件,當屬李克強總理宣布開通滬港股市直通車。李總理話音落地第二天,內地與香港兩地證監(jiān)機構、滬港兩地證交所聯(lián)合發(fā)布公告,允許兩地投資者買賣對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此舉雖稱不上全球股市驚天動地的大事件,但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卻扎扎實實邁出了一大步。上周四起,滬港兩地股市皆作出熱烈反應,估計這種熱度在本周股市中仍會延續(xù)。
香港與內地同為一個中國,可長期以來內地股市與香港股市不能互聯(lián)互通。簡單講,內地股民不允許通過上交所作為交易平臺購買香港股票,反之亦然,否則就屬各自股民的“境外投資”。這當然極不合理,但對于迄今也就20來歲的內地股市而言,當年設置這道“防火墻”,既實出無奈亦情有可原。事物都是發(fā)展變化的,無論內地股民駕馭股市的能力還是監(jiān)管當局的監(jiān)管能力都在不斷長進,故而,適時開放內地股市與香港股市的互聯(lián)互通,乃水到渠成之事。
內地股市分滬市和深市,此次互聯(lián)互通開通的是滬港通而不是深港通。這不是因為內地依然小心過頭,而是上交所上市股票以藍籌居多,正好與香港聯(lián)交所也以藍籌為主的特性合拍。理論上講,既然開辟了滬港通,兩地上市股票在對方交易所開戶后皆可自由買賣,但為初期操作穩(wěn)妥計,尤其是為內地股民多積累一點實戰(zhàn)經(jīng)驗,滬港兩地可供異地購買股票的種類還是有一定限制。允許先期異地購買的股票,通常而言“質地”較好。除此之外,雙方股民的投資額度亦實行總量管理。初期階段,“滬股通”總額度3000億元,“港股通”總額度2500億元,無論是可供買賣股票的種類,還是互相可購買的總額度,都將根據(jù)初始情況酌情擴大規(guī)模,直至最終實現(xiàn)無限度“自由交易”。
鑒于國內股市眾多投機玩家及非法薦股機構已對滬港通“聞雞起舞”——向中小股民散布所謂“搭車機會”或“委托投資機會”圖謀騙錢,在此善意提醒兩點:第一,從發(fā)布滬港通開通公告到正式開通還有6個月準備期,中小股民當心被忽悠上當受騙吃暗虧;第二,等到半年后滬港通正式開啟,除了內地機構投資者外,內地中小股民利用上交所平臺購買香港股票,賬戶資金的起點門檻50萬元,換言之,非個人專業(yè)股民,一般中小股民并不適合參與滬港通交易。
更通俗點兒講,香港股市絕非遍地黃金,去那兒套利除了資金門檻,對操作技巧的要求也很高,因為港股的大起大落總體小于滬深股市,投機因素越小,要想賺到錢,交易技巧因素越高。反過來,當香港聯(lián)交所成為可購買國內A股股票的通道后,究竟會有多大的常年性資金(包括港資及其他外資)進出于國內A股市場,目前尚難預判,就算資金量相當可觀,其是否能拉升滬指更難預判。所以,對“有了滬港通內地藍籌股票將拉出長陽行情”之類說辭,中小股民需要明辨。
雖說對滬港通作微觀分析切忌盲目樂觀,但對其作宏觀分析則總體積極陽光。它有利于通過全新的合作機制增強國家資本市場綜合實力,擴大兩地投資者的投資渠道,提升市場競爭力。同時,有利于提升滬港股市對國際投資者的吸引力,尤其是增加滬市長期投資者數(shù)量,以改變滬市的交易生態(tài),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也有了新的發(fā)力方向。香港有望擔當內地投資者參與境外投資的平臺與跳板,由此鞏固與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香港發(fā)展成為離岸人民幣業(yè)務中心也有了更多操作題材和回旋余地。
把滬港通做好了,內地與香港都將獲益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