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琪
日前,財政部首次發(fā)行50年期超長期特別國債,發(fā)行總額350億元,票面利率由承銷團進行競爭性招標后確定為2.53%,全場認購倍數為5.38,邊際倍數1.03。值得關注的是,此次50年期超長期特別國債的票面利率低于此前發(fā)行的30年期超長期特別國債的票面利率(2.57%)。
“通常而言,期限更長的債券會有更高的利率,以補償投資者承擔的更長時間風險,若出現(xiàn)了相反的情況則可以說是曲線的倒掛。”東吳固收首席分析師李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種常規(guī)的期限結構曲線并非總是成立,市場供需、宏觀經濟狀況和投資者偏好等因素會對曲線的形態(tài)產生影響。
6月份以來,10年期國債收益率、30年期國債收益率分別維持在2.3%、2.55%以下的低位運行。6月14日,10年期國債收益率報2.26%,30年期國債收益率報2.5%,較今年年初的2.56%、2.84%分別下行30個基點和34個基點。
近幾個月,央行多次表達對長期國債收益率的關注。3月29日,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召開的2024年第一季度例會中提到,“在經濟回升過程中,也要關注長期收益率的變化”;4月份,央行有關部門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如何看待長期國債收益率走勢進行回應;5月10日,央行發(fā)布《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zhí)行報告》,其中以專欄文章形式論述如何看待當前長期國債收益率。
央行指出,長期國債收益率主要反映長期經濟增長和通脹的預期,同時也受到安全資產缺乏等因素的擾動。前述央行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長期國債收益率總體會運行在與長期經濟增長預期相匹配的合理區(qū)間內。
關于央行買賣國債的問題,前述央行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央行在二級市場開展國債買賣,可以作為一種流動性管理方式和貨幣政策工具儲備。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我國央行買賣國債是調節(jié)流動性的常規(guī)貨幣政策工具,與海外經濟體央行量化寬松(QE)、現(xiàn)代貨幣理論(MMT)、財政赤字貨幣化和政府債務貨幣化的政策安排和邏輯不同。此外,我國央行的常規(guī)貨幣政策仍有空間,未來或需在市場溝通方面做更多工作。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雙向的國債買賣操作,是央行買賣國債與一些發(fā)達經濟體QE操作的不同之處,而有收有放的流動性管理更加符合對沖政府債券發(fā)行高峰對流動性產生的擾動。對于后續(xù)央行買賣國債的操作,有賣有買或是后續(xù)的常態(tài)。
“央行買賣國債,作為貨幣政策工具箱的充實優(yōu)化,一方面能補充央行調控流動性投放以及收益率曲線的方式;另一方面也體現(xiàn)了財政貨幣政策的協(xié)調配合。”民生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譚逸鳴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