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明娥老人展示自己制作的各種手工藝品
花鼓戲演出的各種器樂一應俱全,大都是自己用手做成。
商洛日報訊 (文/圖 見習記者 陳 波)愛上花鼓戲
康明娥是山陽縣戶塬鎮(zhèn)街道村下溝組人,如今已66歲的她看起來仍然精神抖擻,言笑間透露出一股率真淳樸之氣。在她家里二樓的儲藏室里,屋內包括花燈、車船、獅子在內的各種社火演出工具一應俱全。
“每到年關,其他鎮(zhèn)上都有個花燈、舞獅子活動很是熱鬧,而我們鎮(zhèn)上卻顯得很冷清,于是我就決定成立個基層文化活動中心,讓街道熱鬧些。”抱著這樣的念頭,康明娥便開始了自己的花鼓戲夢。只有初小文化程度的她,懷著強烈的興趣,就開始拜訪當地的老藝人。她利用農閑時間,翻山越嶺四處跋涉,拜訪當地的老藝人,虛心向他們學習請教,先后受到趙方進、李先斗、胡巽云等人的悉心指導。農閑的時候,一個人就站在門前的河邊上大聲地練練嗓子;有時聽著老藝人唱,自己就在心里默念著。由于不識字,她就憑著記憶力反復記住老藝人們的唱詞。
“很多的時候,事先都沒有完整的劇本,大都是即興演出。”康明娥說?;ü膽蚯{簡樸中存幽雅,婉轉中有激昂,旋律注重抑揚頓挫、輕重緩急,吐字講求尖團分明,而且要求達到清亮準確、字正腔圓和滿腔滿調。2011年春節(jié),康明娥個人出資籌辦的舞獅、燈會、車船表演在九灣街道和戶塬街道演出獲得初步成功,也正是由于老藝人們和鄉(xiāng)親們的大力支持,更堅定了康明娥挽救挖掘陜南花鼓戲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信心。當年夏天,康明娥克服種種困難,召集了十幾名花鼓戲愛好者,向戶塬中心小學借來必需的邊鼓、勾鑼、小镲等樂器,自制了幾套服裝、道具,編排了《王大娘釘缸》《繡荷包》《吆號子》《夫妻觀燈》《十把扇子》等傳統陜南花鼓戲。為了不斷更新演出節(jié)目的內容和形式,康明娥的老伴岳長茂自編的快板《戶塬新貌》為花鼓戲的演出增添了新亮點、新風貌。2012年元宵節(jié)晚上,康明娥在九灣小學操場舉辦了一臺融花鼓戲、現代歌舞、相聲小品等于一體的元宵晚會,前來觀看的1000多觀眾擠滿了整個操場,叫好聲不斷。
手工藝品是絕活
在康明娥大媽家里堂屋的衣櫥里,整齊的擺放著自己平日里閑暇時所做的各類手工藝品,包括葫蘆頭帽子、裹兜、門簾、枕套、繡球、香包、腰包以及草碗等,五顏六色,手工精細。康大媽隨手拿起一個紅艷的繡球告訴記者,做一個繡球需要花兩三天功夫,不僅工序多,而且難做,其中所需要的白地量、紅綢段子及布殼子樣樣不能少。“十年前,我在北京幫三女兒批發(fā)服裝時,在王府井大街附近就賣給一個老外一對繡球480元呢。”康大媽得意地說。一年閑暇的時候,康大媽有時就和老伴兩人到省內其他地方旅游,順便帶上自己的手工藝品,有時還能賣上幾百元。去年,康大媽跟隨山陽婦聯參加市婦聯組織的技藝展示會,在會上他賣給商家兩頂帽子600元。由于參加這種社會活動的機會很少,康大媽有時就將自己的手工藝品拿到鎮(zhèn)上的集市賣,一年下來能賣到幾千元。
康明娥大媽的針繡活兒在當地不僅小有名氣,而她的另一個手藝——面花也博得村民的交口稱贊。憶起第一次做面花的情景,康大媽顯得很激動,當時農村過紅白喜事時,一村民問她會不會做面花,康大媽當時就答應了。為了提前把面花做好,她連夜就趕緊和面,根據自己心里所想的,就用手在面上作出各種動物的形狀,然后放到鍋里蒸。饃熟以后,冷卻幾分鐘,就用毛筆蘸著各色顏料往還冒著熱氣的白乎乎饃上點去,等到一切弄完后,一盤面花就做成了,其中所做的當時時興的水祭四大樣蛇、烏龜、螃蟹、蛤蟆就和平日里看見的一樣,第一次嘗試著做就做成功了。“自那以后,誰家門上有紅白喜事,都讓我給做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