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倩 李敏 謝非
“這是獻祭饃,十個為一副,其中三個有造型,其余七個是普通的大花饃。”3月8日,在山陽縣十里鋪街辦紅土嶺村崔淑娥的花饃店,只見她用筷子把各種小的花饃安插在了大花饃上。不一會兒,一座像寶塔形狀的大花饃就做好了。
花饃,也叫面花、禮饃,已有兩千多年歷史,是在商洛民間流傳很廣的面塑藝術。紅土嶺村村民崔淑娥用一雙巧手,在當?shù)亟洜I著一家花饃店。她能用白面做出花鳥蟲魚、十二生肖等各種形狀的花饃,不僅好看還好吃,很受市場歡迎。她用一雙巧手在傳承民間技藝的同時,也憑借這門手藝走上了致富路。
“這是魚饃,一般是孩子過周歲用的;這是壽桃,是老人過壽用的;還有結婚用的離娘饃,搬家用的發(fā)家饃,這些造型不一、數(shù)量不同,代表的寓意也不一樣。”崔淑娥拿起手機,讓記者看她之前拍攝的花饃。
手機里,兔子、公雞、蝙蝠、松鼠……各種造型的小動物栩栩如生;玫瑰花、蓮花等精致奇巧。一花一木、一鳥一獸,宛如一件件絕妙的“藝術品”。
崔淑娥告訴記者,花饃制作工序多、費時間,為了按時給顧客出饃,她和丈夫每天凌晨1點多就開始忙活。他們先把面粉和水按比例和好,接著倒進和面機,待面團和好發(fā)酵到位,再根據(jù)顧客預訂的單子,制作各種造型的花饃。
“有的造型復雜,做一副饃下來需要費幾個小時。好在如今有了機器,和面、揉面都交給機器,這就能省下不少時間和精力。”在和記者聊天期間,崔淑娥就捏好了一只小鳥形狀的花饃。
“傳統(tǒng)習俗里,小孩子過周歲需要花饃,平日里的婚喪嫁娶也都需要各種不同樣式的花饃,市場需求旺盛。其實,不管啥造型的花饃,都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愿。”崔淑娥的丈夫蔡雙喜對花饃有著自己的理解。
蔡雙喜介紹,他們的花饃店開了20多年,生意一直很紅火,顧客要花饃都是提前預訂,要什么做什么,銷路不用愁,甚至有時候都忙不過來。
“買花饃都是按副買,有的10個是一副,有的24個為一副,數(shù)量和制作難易度不一樣,售賣的價格也不一樣。”蔡雙喜說,“平均一天能賣200多個花饃,一年僅做花饃能收入十幾萬元。”
除了做花饃,蔡雙喜夫妻還做普通的饅頭。前幾年,從制作酵母、揉面、蒸饃,全靠他們手工制作。后來,隨著生意越來越好,訂單越來越多,崔淑娥和蔡雙喜就購買了一套自動化設備,實現(xiàn)了和面、搓條、切塊、擺盤自動化生產。
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從和面到揉面到蒸饃,一排排機器擺在店里,崔淑娥和蔡雙喜一會兒忙著往機器里倒面粉,一會兒忙著把做好的饃放在籠屜里,十分忙碌。
“咱的饅頭使用的是酵母發(fā)酵,口感好,每天給縣城20多個超市和小賣部供貨,一天能賣3000多個。”崔淑娥說,“唯有這花饃,還得靠我一點一點地用手捏出來。不過,看著家里的日子因為這小小的花饃蒸蒸日上,我覺得一切都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