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紅旗
五龍垛遠眺
從五龍垛俯瞰炭溝大橋
商南縣城西南50公里處,有一座奇山名叫五龍垛,起先我們都不知道這個地方。
去年冬天的一天,我們準備去耀嶺河的玉皇廟,駕車從縣城出發(fā)到過風樓鎮(zhèn),再過炭溝村到水溝村,下山途中遇到一個清掃路面的七旬老人,便向老人問路:“老人家,去耀嶺河村的玉皇廟怎么走?”老人反過來問我們:“你們是去東溝的玉皇廟嗎?前面一點兒有個岔路口,拐進去就是了。”
我們是去耀嶺河村的玉皇廟,不去東溝的玉皇廟,就沒有按老人指的路走,計劃趕到耀嶺河村部再問路。于是,我們一路狂奔,過北坪,經(jīng)水溝街到劍刀坪,下車一看,離目的地越來越遠,走錯路了。攔下一個騎摩托車的小伙子,小伙子告訴我們,附近只有東溝有玉皇廟,東溝是耀嶺河村的一個自然村,然后告訴我們怎么走。我一聽,這就是剛才老人為我們指的那條路。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吶!
返回進東溝后,又遇到幾處岔路口,山里的公路沒路牌,這山連著那山,四通八達的,不知該走哪條路。我們選了一條靠近丹江的路,路邊沒一戶人家,看到有人家的時候公路也到了盡頭。停車找人問路,一抬頭便看見玉皇廟就在前方的山頭上,總算沒跑冤枉路,大家心里一陣歡喜。這時,從一排破舊的房屋里走出一對老年夫妻,說是剛從城里回來,已經(jīng)把家搬到金福灣去了。從老人口中得知,此地大地名叫陽坡,小地名叫仰天窩,離玉皇廟只有二三里路。
我們沿著山脊上的荒路前行,右邊山下是蓮花湖,湖水被一條條山脈切割成一塊塊藍寶石,左邊是炭溝,高山上的村莊冒起裊裊炊煙,炭溝口的大橋橫貫蓮花湖。前方山尖上的一點白色,就是玉皇廟。老人說只有二三里路,可我們走了至少二三公里,到廟前還要爬一個陡坡,一邊是山崖,怪石堆疊,一邊是柏樹林。我們從柏樹林里的小道爬山,快到山頂時,一道石墻圍住了山頭,這分明就是一座古山寨么。進寨門,山脊上一條長二三百米的石墻高低起伏,如一條白色長龍臥在青山上。登上低處的寨頭,也就是龍首處,兩邊山下全是湖水。龍尾高高抬起,那里建有玉皇廟。
“太美了!”伙伴驚呼道。誰會想到這樣一個偏僻處竟有如此精美的山寨,美景帶給我們美妙的心情。
從臺階往上走,兩邊立著一些石碑,最新的是2008年修建的功德碑,十幾年過去了,建筑垃圾還留在路邊。有一塊殘碑,字跡模糊不清,兩塊“明萬歷三十一年”的石碑,還有一塊“咸豐七年”的石碑。其中一塊“明萬歷三十一年”的石碑,碑后有《塢龍垛記》文章一篇,可惜一半埋入地下,不知其所以然。碑邊散落著一塊青磚,其包漿色如巖石,青磚上有花紋,沒有文字。山頂正中是玉皇大帝廟,和其他地方的玉皇廟格局一致。
到了廟前,卻是另一番景象,廟的地基建在巖石上,白石為基,青磚砌墻,表面涂以白灰。墻外聳立著一塊塊半人高的巖石,如柱,如筍,如鼓,如鐘,扎根在巖石里,散開在山坡上,像是參加一場聚會。在這些凸出的巖石間,長著幾棵碗口粗形態(tài)怪異的冬青樹,每棵三五根樹干,白樹皮,綠樹冠。其余的多為鐵匠木,再往前便是斷崖。
此山當?shù)厝私形妪埗?,碑文刻的?ldquo;塢龍垛”,并非“玉皇山”,難怪百度地圖上查不到。玉皇大帝廟建在五龍垛頂上,臨湖一面是陡坡,隔著湖,對面是五堡寨,距離五堡寨二三公里處有個小村子叫五龍,因修水庫整體搬遷他處,只留下山谷間的一片竹林。我想找出“五龍”究竟是哪5座山,發(fā)覺身處的地方該是5條“龍”匯聚之地,地形像是一個垛子,也許這就是它得名的由來。丹江蓮花臺水電站建成后,五龍垛下形成長湖,“五龍戲水”景觀已經(jīng)成了現(xiàn)實。
五龍垛是一個絕佳的觀景臺,東可見青山、霸王寨,西連偏頭山,四座山分布在丹江兩岸一條線上,彼此遙相呼應(yīng)。五龍垛三面環(huán)水,其山奇、險、秀,其水藍、靜、靈,怪不得有人稱它為“商南第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