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青:那是客氣話,諸位聽不出:喪失興味,只因當今好小說太少太少了。另一問題,是你十幾歲死心塌地讀過的書,影響一輩子,說的難聽,是偏食癥,說的好聽,是口味刁。但我讀書并不為了繪畫,只因喜歡,你掉進一部好作品,什么念頭都沒了。
小學時讀到英國小說《流浪兒》,哭得直打嗝,后來讀肖洛霍夫《靜靜的頓河》之前所寫的短篇集《頓河故事》,毛發(fā)直豎。14歲借到托爾斯泰長篇,根本忘了這是小說。你要知道,孩子看藝術(shù),全部是當真的。日后我記住了故事與人物,同時,請注意:也一句一句記住了作者的筆法。童年記憶,等于下載,成年后復讀,逐漸明白哪句是修辭,哪里是匠心——和理論完全無關(guān),但和寫作有關(guān):多一字或少一句,段與段的排布,用詞的分寸,還有,輕重與節(jié)奏,等等。
我不是在說舊俄小說的影響。但是好畫,好書,處處教你知道什么叫做“好”。知道什么是“好”,也就知道了怎樣便是“不好”——結(jié)果呢,弄得我如今不愛讀小說。
再一個問題:出國后很快明白一淺一深兩件事:前者,原來小時候讀的全是譯本。這還要說么?可是閉關(guān)鎖國的荒謬之一,是小孩捧著譯本,居然以為外國小說“就是這樣的”。于是后者來了:自從稍微識得幾句英文,猛然醒悟,譯文不可靠,甚至不可信。我不喜雨果,《包法利夫人》也不很掉進去,現(xiàn)在想想,法語講究修辭,哪里譯得出真味?巴爾扎克與梅里美的好,也才大悟,那是傅雷譯得妙,譯得妙,其實是傅雷的中文好,真的巴爾扎克梅里美,可就另說了。海明威的簡潔,到你果然會幾句美國大白話,也才發(fā)現(xiàn)譯得太雅,一來一去幾句話,擱美國人嘴里,不是漢譯那個勁兒。
這是足夠沮喪的事。問題又來了:為什么普希金、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漢譯(我讀過同一作品民國譯者的譯本,多達三四套)如此耐讀?我無法回答。俄國式的寫實主義(好啰嗦,又好在啰嗦)可能在轉(zhuǎn)換語言、喪失語感后,仍有他骨架皮肉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