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shù)品造假,令投資者步步驚心。面對贗品橫行,我們怎樣去偽存真?收藏界人士指出,其實(shí)大多數(shù)藝術(shù)品造假“有跡可循”,如果具有一定鑒定知識,可以避免掉入陷阱。“3·15”即將到來,成都商報(微博)記者采訪多位專家,“點(diǎn)穴”瓷器、玉器、書畫、錢幣等各類古玩藝術(shù)品的造假“陷阱”,推出藝術(shù)品造假“黑幕”系列報道,幫助藏家分辨藝術(shù)品真?zhèn)巍?/p>
案例1 10萬“撿漏”宋代名窯瓷盤
做藥材生意的張老板近幾年發(fā)了點(diǎn)小財,開始癡迷于收藏,便開始在送仙橋古玩市場淘起寶來。去年張老板趕早市,遇到一個老頭在路邊賣古董,老頭操著河南口音,攤子上擺著一些瓷器和錢幣,老頭介紹說這些都是自己從地里挖出來的,一直舍不得賣,最近缺錢才拿到市場來出售。
張老板看到其中一件瓷器挺像宋定窯白釉印花盤,上面還黏著一些黃泥,他想到拍賣行上定窯瓷器數(shù)百萬元的價格,感覺自己撿了個“大漏”,跟對方討價還價之后以10萬元拿下了這個印花盤。張老板隨后拿到拍賣行找人鑒定,結(jié)果專家鑒定是一件很低劣的現(xiàn)代仿品,估計(jì)總共也就值不到100元。
案例2 明代瓷器“整車”賣
家住青羊區(qū)的老吳喜愛收藏瓷器,家里兩個房子里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瓷器,這些瓷器下面的落款大多是“大清康熙年制”、“大清乾隆年制”,據(jù)老吳介紹,這些瓷器全是從一個舊宅那里“整車”淘來的,對方告訴他,這些都是祖上傳下來的,因?yàn)榧彝バ值芙忝枚?,分家時東西不好分,只能忍痛變現(xiàn),他聽了故事頭腦一發(fā)熱便整車買了下來,每件按3000元算錢,一車20多件瓷器花了他6萬多元。然而過了幾個月之后,他找專家鑒定,這些瓷器里幾乎找不到一件上年代的真品。
成都商報記者 呂波
專家點(diǎn)穴
瓷器造假還有很多“技術(shù)”手段。
一、偽造出土痕、傳世痕
“真正古瓷都有出土痕和傳世痕,”四川收藏家協(xié)會理事趙德鈞介紹,一些造假者為了仿制傳世痕,會用化學(xué)方法做舊,趙德鈞說,真正古瓷的傳世痕,如果用放大鏡看是不規(guī)則亂麻狀,而很多物理做舊的仿瓷,可以看到規(guī)則順時針的痕跡。
二、仿古瓷去“賊光”
“新瓷的表面都會有一層浮光,行內(nèi)稱為‘賊光’,有些造假者就在這上面下工夫,”趙德鈞說,用化學(xué)方法去除“賊光”的,器物表面看起來斑駁陸離,但將器物用鼻子嗅一嗅,可聞到有酸堿的異常氣味,而如果用物理方式處理的器物,則要注意一些有罅隙間是否有異常。
三、“移花接木”法
此外,還有仿瓷采用“移花接木”的手段,通過粘貼、鑲嵌和挪移的方法,把一些舊的、殘破瓷器上的部件、皮殼,粘貼到新的文物上面。 “這樣的瓷器鑒定,就要多方面去考察,”趙德鈞介紹。(成都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