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日本東京大學教授高橋洋一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中國人不應該只看到日本企業(yè)對于中國市場的依賴度,還應該看到中日經濟的另一個方面,那就是中國對于日本市場的“隱性依賴度”。日本對中國出口的產品主要是半導體和各類電子產品,以及制造高尖端產品的精密機械。換言之,支撐中國這一“世界工廠”的基礎材料,相當一部分來自于日本。阻止日本產品的進口,也就意味著中國自己在減少出口貿易額,這會讓本來已經滑坡的中國出口貿易雪上加霜。
事實上,在中國市場的所謂“日本產品”,大都是中日合資產品。譬如汽車,日本富士通綜合研究所的專家們算了一筆賬,砸一輛豐田汽車,中國損失60%,日本損失40%。這一比例與中國社科院專家估算的數(shù)據(jù)相同。
日本旅行社協(xié)會近日發(fā)表的最新調查報告說,根據(jù)對日本7家大型旅行社的調查,今年10~12月,日本人前往中國旅游的預約客,比去年同期大幅減少了70%。根據(jù)中日兩國政府旅游部門的統(tǒng)計,2011年度中國赴日游客總數(shù)為130萬人,日本赴中游客總數(shù)為350萬人。中國反日情緒高漲的同時,日本社會的負面情緒也在迅速蔓延。
互信關系才是日本未來出路
日本優(yōu)衣庫公司總裁柳井正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日之間發(fā)生的一些問題不會影響優(yōu)衣庫投資中國的信心。他說,雖然因為勞動力成本的問題,在中國加工的一些服裝會有一部分轉移到東南亞國家,但這只是戰(zhàn)術上的考慮,而不是戰(zhàn)略上的改變。
柳井正稱,優(yōu)衣庫在中國開店的速度不會減慢,目前雖然在中國才150多家店,但會朝著3000家的目標堅定不移地努力。
柳井正代表了眾多日本企業(yè)家的心態(tài)。對于他們來說,能否在中國市場取勝,事關日本企業(yè)的發(fā)展。
釣魚島問題目前已經成為中日關系的瓶頸,如何處理好這一個領土問題,將成為左右中日關系走向的一個關鍵。
越來越多的中日專家學者在思考一個問題:能否將兩國的政治外交交鋒與經濟上的抵制分割開來考慮?
由于美國重返亞洲的戰(zhàn)略,作為美國同盟的日本,會一定程度造成政治上的不信任,使中日之間的政治裂痕難以愈合。雖然“中日韓三國自貿區(qū)”的計劃還在艱難推進,但日本如果不與中國建立互信關系的話,即使三國的自貿協(xié)定簽署了,也于大局無補。
無論中日關系如何緊張,中日之間的經貿合作與相互依存的關系不會改變。在政治與軍事上和中國對立、在經濟上期望依賴中國,日本這一種矛盾的國家思維,注定要把中日關系拉入無止境的摩擦之中,結果也將難以讓日本走出政治與經濟雙衰的困境。(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