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白志鑫
在市特殊教育學校,有這樣一群特教老師,他們年復一年,默默奉獻、辛勤耕耘,用愛和堅持打開孩子們的心門,守護著孩子們的成長。董榮榮就是他們其中的一員。
今年是董榮榮在商洛市特殊教育學校工作的第10個年頭。她始終本著為殘障學生一生奠基的理念,致力于智障學生的教學和康復工作,用自己的專業(yè)和耐心,幫助特殊學生在成長的道路上,跨越重重障礙,助力他們展翅高飛。
與其他老師不同,特教老師不僅要教授學生文化知識,更需要用愛精心照護他們,給殘障孩子一個安心休息的避風港、開心成長的樂園。據董榮榮介紹,智障兒童初入學時,年齡7到10歲不等,智力年齡卻普遍不到3歲,多半沒有接受過學前教育。有的孩子生活不能自理,剛踏入校門,陌生的環(huán)境會讓他們產生強烈的恐懼感和排斥感。面對這種情況,董榮榮每天去宿舍接學生來教室,利用早讀晨會引導學生互相認識,并帶著他們唱歌、做游戲,手把手地教他們如何上廁所、刷牙洗臉、穿衣疊被、打飯洗碗等,通過無微不至的關懷,逐漸消除了孩子們的恐懼感,幫助他們掌握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學生們漸漸熟悉了校園生活之后,董榮榮根據教育需求,在班級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代幣”制,形成正向激勵機制。從每周一開始,董榮榮會對每名學生在紀律、行為、衛(wèi)生、勞動等方面表現(xiàn)突出的予以表揚,并獎勵一顆五角星,到周五班會時,她會帶著學生一起數各自獲得的五角星。最后,每名學生按五角星的數量兌換成人民幣,去購買自己喜歡的小食品。“一個五角星代表一元錢,我提前準備好的小食品明碼標價,為他們打造一個‘董老師小超市’。”董榮榮說,通過這種兌換激勵機制,極大地激發(fā)了孩子們參與的興趣,也提高了他們的認知能力。
從事特教行業(yè),既要有愛心,更要有耐心,真正讓孩子們在學校感受到關心和溫暖。小風(化名)剛來學校時封閉固執(zhí),不會穿衣吃飯,平常很少與人交流,連上廁所都要老師帶著。經過兩年多的學習,小風不但自理能力和學習能力增強了,還在這里交了朋友;小童(化名)剛入校時,每天大哭大鬧,如今,放了暑假都舍不得離開學校……每當看到孩子們變得越來越開朗自信,董榮榮覺得自己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他們的生活雖然異于正常孩子,但在他們的小世界里,卻更懂得感恩和友愛。每一個小進步,比如學會說一個新詞語,都會讓我特別高興,因為在常人眼中微不足道的進步對這些孩子們來說有多難。”董榮榮激動地說。
從教10年來,董榮榮熱愛自己的工作,更喜愛她的學生。就像歌曲《最好的未來》中唱得那樣,“每種色彩都應該盛開。”“不管在教學中遇到多大的困難,有一分熱就要發(fā)一分光,不辜負每一份信賴。”董榮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