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一個洞,安一扇窗,打一盤土炕,連一個灶臺,通一根煙囪,這是陜北最為常見的居住形態(tài)——窯洞,這一景象如今在榆林衛(wèi)城東城墻腳下依然可見。
500多年歷史的榆林古城墻下,數(shù)百戶居民選擇在這里長期挖窯洞穴居。這一道古老城市的別樣風(fēng)景,在爭議聲中依然存在。
調(diào)查
城墻穴居族多為租住戶
榆林是明代長城線上的九邊重鎮(zhèn)之一,榆林城墻的建成時間,要追溯到明朝成化年間。城墻內(nèi)夯黃土,外裹青磚,現(xiàn)保留較完整的墻體有5455米。
昔日最牢固的防御體系之一的城墻,經(jīng)過戰(zhàn)火、歲月的洗禮,現(xiàn)如今已是殘垣斷壁。在榆林東城墻,一孔孔窯洞并排在城墻上挖開,窯洞外隨處可見加蓋的房子。冬日里,窯洞人家的煙囪直立在城墻上,冒著濃煙,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fēng)景”。
穴居住戶劉師傅家的窯洞,看起來明顯有些破舊,門窗狹小。走進(jìn)窯內(nèi),拱形的窯洞不足20平方米,一盤土炕、一個灶臺、墻角兩個水缸,再加一個衣柜,這就是一個家了。“女兒剛念高中時,為了照顧孩子上學(xué),便從老家佳縣搬來。雖然窯洞簡陋,也能將就著過。”今年54歲的劉師傅說,在此已租住了3年,女兒高考完了他就搬回老家。“都住習(xí)慣了,還有點舍不得離開。”
記者走訪了解到,一部分條件好的原房主搬離了窯洞,現(xiàn)在的穴居族多為租住戶。“有些房主生活條件改善了,就會逐漸搬走,條件差的外來戶就來這里租房住。”租戶閆紅旗在這里住了四五年了,暫時也不打算搬。他說,窯洞內(nèi)做飯用的是木柴和無煙煤,將就著過日子。
不舍
老人堅守窯洞生活
提起當(dāng)年在城墻下挖洞穴居的日子,居住在榆林東城墻腳下40余年的李大娘感觸頗深,曾經(jīng)的清苦生活也讓她頓感心酸。
“從我嫁過來那年起,就一直住在城墻下的窯洞里,這一住就從未離開過。”今年60多歲的李大娘說,父輩們由于生活窘迫,買不起地、蓋不起房,選擇在城墻下挖窯而居。老人住過,兒孫接著住,一代代住了下來。雖然窯洞生活條件不好,可這辛苦掏挖出的窯洞,凝聚著先輩人的艱辛,說什么也要堅守下去。
李大娘回憶說,她聽父輩講,抗戰(zhàn)時期就有人開始挖洞。上世紀(jì)70年代,不少榆林人開始成規(guī)模地在東城墻、北城墻挖洞,穴居在城墻里。當(dāng)時,城墻上有一些小洞,人們就再往深挖一些,再裝個窗子,打一盤土炕,連一個灶火就能住了。李大娘的兒女們現(xiàn)在都住著樓房。“兒子曾多次勸我搬出去和他們一塊住,可是,我在這里已住慣了。”李大娘的老伴已離開人世,獨居在窯洞里,她并不感覺到孤單。
像李大娘這樣年過花甲的老人,住不慣高樓大廈,便選擇了住在窯洞,在外人看來簡陋的穴居生活,老人們則愿意一輩子堅守。
當(dāng)初
只要挖洞就歸個人所有
榆林東城墻腳下居住的并不盡是穴居族,也有不少居民在窯洞外蓋起小樓房,自來水、天然氣都接上了。與周邊隨處可見的高樓相比,這些城墻下的窯洞和加蓋的簡易小樓顯得格格不入。
采訪中,一些市民談到對穴居族的看法。今年73歲的李大爺從小在榆林城長大,也熟知古城墻穴居族的情況。“挖窯洞住的都是當(dāng)時榆林條件最困苦的一批人,為生活所迫,沒辦法才這樣做。”李大爺同時對穴居族的安全表示了擔(dān)憂,“遇到暴雨天氣,年久失修的窯洞很容易坍塌。”
“當(dāng)初在城墻里挖窯洞是沒人管的,我也在城墻下的窯洞住過20多年,家庭條件好轉(zhuǎn)后,就買了套小獨院。”市民張先生說,由于歷史原因,城墻窯洞破壞了古城墻的美觀,何時才能恢復(fù)城墻原貌,也是他一直關(guān)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