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溢
作為古都和首都的北京,因為所處緯度、地理形態(tài)和歷史的原因,它的深秋具有北方秋天的代表性,那就是氣勢高遠、大氣磅礴、沉穩(wěn)自信。
這是我第四次來到北京,唯有此次屬于自由行走且時在深秋。當京城和游客還沉浸在國慶的歡樂中時,我卻迫不及待地要去實現(xiàn)藏匿心中十年之久的愿望:去一趟擁有盧溝橋的宛平。從菜百對面的廣安門內站臺乘坐715路公交車,沿京昆高速向西南行走15公里便抵達婦孺皆知的盧溝橋,宛平城就在盧溝橋東。因為地處郊區(qū),沿途均是批零建材的商鋪,雖略顯凌亂卻不失繁華,在秋風落葉和驕陽的襯托之下呈現(xiàn)出的是一種平和的幸福。
作為華北最古老的石造聯(lián)拱橋,盧溝橋始建于1189年的大金時期,并在1444年的大明朝和康熙37年重修。它全長266.5米,寬7.5米,下分11個涵孔。橋體為石頭結構,關鍵部位有銀錠鐵榫連接,最有特色的是橋墩的造法:墩下呈船形,迎水面砌作分水尖,外形像一個尖尖的船頭,其作用則在于抗擊流水的沖擊。橋上有281根望柱,柱頭刻為蓮座,座下為荷葉墩,柱頂刻有大小石獅501個,或靜臥,或嬉戲,或張牙舞爪,更有許多小獅子,或爬在雄獅背上,或偎在母獅膝下,千姿百態(tài),數(shù)之不盡,于是便有了“盧溝橋的石獅子——數(shù)不清”的歇后語。
佇立在“盧溝曉月”的碑亭下,放眼向西,看著巨型石條鋪就車痕累累凹凸不平的橋面,映入腦海的是這個燕薊交通要沖、兵家必爭之地昔日的繁榮和昌盛,一幅車轔轔馬蕭蕭的悲壯之景如在眼前。撫摸著石橋兩側望柱上已經形態(tài)模糊的雕塑獅子,體味著古老橋梁盡顯滄桑的厚重,想象著黎明時分曉月孤懸蒼穹,聽著腳下永定河水的潺潺訴說,憑欄遠眺西山的疊翠和月色的嫵媚,心里便生出無限感慨和深情祝福。在橋的西邊,一個巨型石碑記述著1698年康熙敕令重修大橋的碑文,記錄著它昔日的滄桑和榮耀。此時,一隊隊學生列隊而來,和絡繹不絕的游客夾雜著走在橋上,聆聽老師有關盧溝橋抗戰(zhàn)的教誨,歪著頭端詳那些或撫橋沉思或放眼遠眺的大人……
東返,下橋,折身,走向古城南路,我瞻仰了抗戰(zhàn)雕塑園和宛平城南墻下數(shù)以百計的“七七事變”記事樁和城墻上炮火轟擊留下的累累彈洞,心里升騰起難以言說的悲壯和深深的懷念。末了,穿越古色古香的袖珍古城,體會著街道兩旁大紅的門扉和林立的書畫店、奇石館、閑適散淡的行人帶來的平和與幸福,不由感慨自己為何不是一個京城的子民!如是那樣,我就可以在歷史和現(xiàn)實的雙重世界里自由行走。游完城北的“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城東的“抗日戰(zhàn)爭烈士陵園”和城南的“抗戰(zhàn)雕塑園”,我被形態(tài)各異的表述傳遞出的警示國人不忘前事自強奮斗的情懷所感染,心中不由升騰起濃烈的愛國情懷。然而,最使我震撼的卻是中心廣場那尊4米多高的《醒獅》藝雕,雖不能看清它的雕刻紋路,卻能感知到它就是一頭蓄勢待發(fā)的雄獅,它所彰顯的英勇不屈的力量,其實就是國人薪火相傳的民族精神。
余下的日子,我行走在報國寺、紀曉嵐故居、老舍茶館、天安門、什剎海、鼓樓和德勝門,走進了鑼鼓巷、雍和宮、國子監(jiān)和孔廟,造訪了工人日報社、鳥巢和水立方,探訪了東交民巷和王府井大街,感受了歷史的古樸和滄桑,體味了現(xiàn)代的繁華和時尚。奇怪的是,無論滄桑抑或現(xiàn)代,這些熟悉的景點并沒有讓我滋生一絲一毫視覺、心里乃至審美上的疲憊。我慨嘆清晨時節(jié)幾十萬人排成長龍在天安門瞻仰的場面,我羨慕游客在煙袋斜街和前后海的徜徉與漫步,我幸福地在奧體廣場的人流中感受著北京湛藍的天空、透明的艷陽、強勁卻微帶寒意的颯颯秋風……末了,我購買了一張北京市公共交通卡,感受一個普通北京市民的歸途:窗外,華燈初上的城市一片祥和,公交車駛過射燈炫耀下的沙灘北街《求是》雜志社,武警英姿颯爽的身影透露著幾許威嚴和莊重,金黃的華燈映照著莊嚴肅穆的天安門城樓和寂靜空曠的廣場,滾滾車流飛馳向前劃出一道道流金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