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姚元忠)北陽山位于鎮(zhèn)安縣東南角,與安康市的旬陽縣交界,山高嶺峻,谷壑縱橫,尤其在海拔千米的高山之上,全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形成雞窩凹似的地形,被稱為“陽山罐”。我小時候曾經(jīng)去過那里,是個非??嘟沟牡胤?,莊稼不能成熟,小伙子娶不上媳婦,人畜沒得水吃。記得我們老家有句大人嚇唬女娃子的話:“你再不聽話,長大讓你嫁到陽山罐去。”很頂用的,女娃頓時就乖了許多。
金秋時節(jié),我們一行十幾人由縣城驅(qū)車向東,過了西口鎮(zhèn),越過石門埡,就進入了北陽山地帶。天氣是出奇的好,秋高氣爽,天藍得純凈,飄溜著很少的白云,山里的空氣過濾了似的,陽光沒有塵埃阻擋,格外明亮地灑滿山野。
走進一戶農(nóng)家,屋里收拾得干凈整齊,院子里養(yǎng)有許多盆景花卉,屋旁有一簇新竹,青翠碧綠。門前有個四四方方的水泥建筑,面上蓋著水泥板,問之是水窖。過去這里是沒有水的,現(xiàn)在政府投資建了水窖,吃水是沒有一點難處了。
濃厚的興趣讓我立即跑出屋外,四周一瞧,兩面的山圍抱成一個溝狀的地形,但又不是溝,因為四周高,中間低,水流不出去。雞窩又不像雞窩,長型的,像往年藥鋪里碾藥的碾槽。原來這種地形就是所謂的“陽山罐”呀!“罐”底是莊稼地,有玉米背著一尺長的棒子,撕開玉米殼子,顆粒金黃,我很是吃驚。記得小時候來北陽山時見過秋天的玉米,桿子只有指頭粗,棒子好像舊時女人的金蓮,由于山高溫低,莊稼從來不能成熟。難道如今這里氣候變暖了?一打聽,原來是種植地膜玉米的功勞,不由嘆服科學(xué)技術(shù)真是第一生產(chǎn)力。
依稀記得北陽山“陽山罐”里會有一個大水凼,怎么就不見了呢?正好一個村民在砍玉米稈,便上前考證。村民告訴我:水凼是以前沒有水吃開挖的,積的是地表水,又臭又臟,人畜共飲,如今政府投資修了水窖,它的使命就徹底完結(jié),所以現(xiàn)在難見它的影子了。但他又告訴我們,北陽山多有天坑,且是自然生成的,分為兩類:旱天坑、水天坑。即一個無水,一個有水。
我忙問這里的天坑在哪里?他揚起鐮刀,向不遠的地方一指,說那里就有天坑。我立即背著相機前往,山坡邊有一幾米寬的石罅,下邊有一個清幽的石洞,修有臺階可下。里面有水,扔進一個石頭,判斷水還很深。我不敢貿(mào)然前行,就咋咋呼呼喊大家過來,一起下到水邊,里面黑乎乎的,隱約覺得至少有幾間房子那么大。用照相機拍攝,但打開閃光燈都無用,太黑暗,什么也照不著。
這顯然是水天坑,還想去看旱天坑,那村民說附近沒有,但別的地方有。他又告訴我,旱天坑比水天坑更神奇,深不見底,扔個石頭進去轟隆隆響半天,要下雨時坑里會冒出縷縷霧氣。
在農(nóng)家吃過早飯,我提議再到別的地方轉(zhuǎn)一轉(zhuǎn)。一條彎彎曲曲的公路,串聯(lián)了許多雞窩似的地形。“雞窩”里有小樓房,更多的是紅瓦屋舍,遠看像紅花點綴山間,在為這里的風(fēng)景加分。改革開放幾十年,北陽山確實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記得以前山上裸露著大大小小的黑石頭,現(xiàn)在都讓郁郁蔥蔥的樹林遮蓋了,據(jù)說這些都是飛播造林與退耕還林的成效。山一肥就生動,山脈連綿,如波浪起伏,青翠中有斑駁的紅與黃,看起來賞心悅目。我們打開相機,咔嚓咔嚓地拍個不停。空氣一塵不染,到處都是那么的純凈,隨便拍出來都是好片片。
時間嘩啦啦過去,太陽偏西,又回到那戶農(nóng)家吃晚飯。晚飯很“野味”,在露天地里為我們燒烤。這本來是城里的玩意兒,如今也進駐鄉(xiāng)村,但在鄉(xiāng)村就格外有風(fēng)味??九H猓倦u翅,烤玉米棒子和紅薯,青煙縷縷不斷地上冒,香味漸漸蕩漾開來,聞聞就喉結(jié)運動了,吞著口水直等人家遞過烤物來。
傍晚,夕陽將山巒涂上金色,北陽山更加美麗,山風(fēng)悠悠兒吹起來。準備上車,卻又駐足立一會兒,舍不得離開,心底里不斷地感嘆北陽山的變遷,感嘆鄉(xiāng)村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