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 (本報記者 楊 鑫 李 敏)他把旅游和自己的文化知識結合起來,不是單純的為了旅游而旅游,而是深入地了解每一個地方的人文、歷史、民族風情、習俗特色,讓自己在不同的旅途中見識到了不同民族的歷史文化的撞擊,感受到了祖國大好河山的壯麗,從而讓自己的旅游有了不一樣的深度和廣度。
如今,人們外出旅游,從形式到內容到目的有很多種,有的人把它作為調節(jié)工作、放松生活的一種方式,有的人則是讓自己融入到游玩的每一個景點,置身其中,樂在其中,用自己的體會去感受風景這邊獨好的美妙。而有的人,則把自己的每一次旅行都作為一次人生體驗,既讓自己的旅游增加了深度,也增加了廣度。土生土長的商洛人楊建平,就是一位這樣的“旅游達人”。
與他交談,你不得不佩服他的學識淵博與興趣廣泛。他把旅游和自己的文化知識結合起來,不是單純的為了旅游而旅游,而是深入地了解每一個地方的人文、歷史、民族風情、習俗特色,讓自己在不同的旅途中見識到了不同民族的歷史文化的撞擊,感受到了祖國大好河山的壯麗,從而讓自己的旅游有了不一樣的深度和廣度。
難忘軍旅情
從小學到中學,課文的字里行間以及相當數(shù)量的革命歷史小說的熏陶,其后投筆從戎的經(jīng)歷和大半生所從事的公務員職業(yè),讓楊建平的身上有著強烈的軍人情結和紅色情懷。
他至今仍記得第一次站在人民英雄紀念碑下,面對從“虎門銷煙”到“渡江戰(zhàn)役”的十面浮雕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鎏金大字時的澎湃心情,自那以后,他每次去首都都要瞻仰這座豐碑。
“當別人都奔著故宮、天壇、頤和園等名勝古跡而去時,我卻把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國革命博物館、軍事博物館、航空博物館轉了個遍,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也看了不止一次。”
在山東臨沂華東革命烈士陵園,面對刻有6萬多名烈士姓名的幾十塊大理石碑,楊建平用筆抄錄著碑上的文字,一邊抄寫一邊想象著解放戰(zhàn)爭時期華東軍民參加革命斗爭的情景,心靈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在岳麓山下,我追慕一代偉人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風采;在“八一”南昌起義指揮部紀念館里,我遙想打響我黨武裝起義第一槍的將領們的風姿;在紅都瑞金,我品嘗當年毛主席帶領戰(zhàn)士們親手挖下的那口紅井的清洌泉水;在棗園窯洞前,我動情地唱起了‘毛主席窗前一盞燈,春夏秋冬夜長明’;在上饒集中營囚禁方志敏烈士的牢房前,我想起了那篇著名的《清貧》;在波濤洶涌的大渡河邊,我默誦著‘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的詩句,眼前仿佛重現(xiàn)紅軍勇士飛奪瀘定橋的英雄場面;站在南京的石頭城上,我感懷‘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這些紅色文化,都給我?guī)砹撕艽蟮恼鸷场?rdquo;
“我是在和平時期當?shù)谋?,如果在?zhàn)爭年代,我也許就是烈士中的一員,因此,每到一個紅色紀念地,我總是懷著敬仰的心情去瞻仰憑吊,接受心靈的洗禮。我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shù)先烈用生命換來的,珍惜今天的一切就是對先烈最好的紀念。”楊建平說。
在歷史中穿行
楊建平從小喜歡看書,到現(xiàn)在仍保持著每天看書的習慣。他很喜歡《唐詩》《宋詞》,對書中提到的地方,都想去看一看,親身體驗、感受古人那時的心情。
他三次登臨黃鶴樓,俯瞰滔滔江水,仰望白云藍天,想象“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的空寂幽遠;遠眺長江上的一葉小舟,吟誦“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遙想兩位文友依依惜別的動人瞬間。他也兩度站在岳陽樓下,洞庭湖邊,默念300多字的《岳陽樓記》,感慨古時封建官吏“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胸懷和抱負,思索今人的歷史使命與責任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