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四川成都市城市道路橋梁監(jiān)管服務中心(以下簡稱成都道橋)獲悉,成都道橋“5G+云+AI”二期工程將支持路橋的積水管控,在暴雨季節(jié),傳感器會第一時間通過5G信號將信息傳回服務中心,云計算能力會結合影像和AI計算積水的面積和深度,為救災搶險和市民出行提供保障;三期工程還將啟動無人機,通過5G大帶寬、低時延的特性對突發(fā)事件進行搶險。
曾主要靠人工日常巡查來識別道路病害
雖然在所有交通事故中,因為道路、橋梁坍塌等問題引起的事故很少,但這種事故一旦發(fā)生就會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產生惡劣的社會影響。對于成都道橋來說,快速、有效地對道路橋梁進行監(jiān)管、維護至關重要。
“成都道橋主要負責中心城市主要干道快速通道的管理,總數量134條路,850萬平方米,234座橋梁。道路多、面積廣,情況復雜是道路監(jiān)管的主要痛點?!背啥际谐鞘械缆窐蛄罕O(jiān)管服務中心信息管理科范興華介紹。
在進行數字化升級前,成都道橋主要靠人工日常巡查來識別道路病害,發(fā)現病害后人工派單,再進行維修。
“以前我們的病害全是靠人工識別發(fā)現,通過每天的日常巡查發(fā)現病害,發(fā)現病害后早期是人工派單,后來有了業(yè)務管理系統(tǒng)過后,通過業(yè)務管理系統(tǒng)、手機APP拍照上傳去派單。維修的時間一般還是根據病害的大小確定的,日常維護當中一般來說要求是3天之內完成?!狈杜d華說。
人工巡查有很多弊病,首先是人眼識別病害能力弱,識別度不高,通過經驗判斷病害,往往不夠及時,等到真正發(fā)現時,病害很可能已經從小問題發(fā)展成嚴重問題。其次,人工下單維修周期長,再加上許多道路只能夜間施工,最快也要3天完成,存在安全隱患。
“‘5G+云+AI’工程主要是通過5G網絡的高帶寬來傳輸4K視頻,將視頻傳輸到后臺的天翼云GPU服務器,再通過AI對它進行分析。”范興華說。
“現在采集手段更新之后實效性會更強。比如說車子跑過去時就能實時采集到病害,同時通過系統(tǒng)將信息派送到維護人員,維護人員根據工作安排上午或晚上進行維修。目前該工程在二環(huán)高架上運行,為了確保交通順暢,我們盡量選擇在晚上和夜間連夜維護,速度上有很大的提升?!狈杜d華說。
實現識別維護和對整個架構的監(jiān)測
“我們給成都道橋提供‘5G+云+AI’的服務,目前道橋實現了兩個方面的智能,首先是道路橋梁表觀病害的識別維護,其次是對橋梁整個架構的監(jiān)測?!敝袊娦懦啥挤止局腔鄢鞘行袠I(yè)總監(jiān)馮濤介紹。
那么,這個過程是如何實現的?
得益于成都是5G試點城市這一優(yōu)勢,天翼云利用5G網絡的低時延、高帶寬的優(yōu)勢,將道橋的識別4K視頻高速上傳,確保在后期AI分析和云計算時,能得到及時而準確的素材。
收到素材后,通過云計算提供的海量算力,讓已經建立的病害識別模型進行快速識別。例如橋梁健康檢測系統(tǒng),如果一旦發(fā)生橋梁超限的情況,系統(tǒng)會自動進行風險提示和預警,同時對系統(tǒng)數據進行分析,生成相應的分析報告。
最后,通過信息發(fā)送系統(tǒng)回傳數據,進行實時派單。回傳數據不但包含了積水、裂縫、坑包等八項病害信息,還帶有GPS地址,通過自動派單系統(tǒng)直接推送給維修人員,整個業(yè)務從傳出視頻、發(fā)現病害、自動派單、維護、回單形成閉環(huán)。
“‘5G+云+AI’中AI有3個參數,算法、算力、算據。算法由中國電信合作伙伴集成;算力是天翼云提供;算據是業(yè)主單位提供海量的算據,對整個AI學習提供相應的依據?!瘪T濤說。
范興華介紹,5G支持下的200兆以上大帶寬的通道保障了4K高清視頻的傳輸,從而避免了視頻上傳時出現卡頓、拖影、丟幀的情況,確保在后期進行分析的時候有準確的素材。“通過海量GPU算力的支持,能讓我們建立的病害識別模型快速的進行識別,以及對模型進行深度訓練來優(yōu)化模型。”范興華說。(記者 馬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