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特大自然災害引起市民對防災減災知識的關注,如何在極端天氣中自我保護應成為必修課。昨天,本報采用街訪、短信、網絡等方式隨機對120位市民調查發(fā)現(xiàn),七成人不知道或說不清暴雨預警分幾級。但絕大多數(shù)人都表示,“7·21”特大自然災害后,將重視獲取暴雨預警信息,并視情況改變出行計劃。
昨天接受調查的受訪者中,有七成人不知道或說不清暴雨預警分為幾級,其中不少人以為只有3級。超過半數(shù)的人不知道紅色級別最高,有1人把最低級別的藍色誤以為是最高級別。對此,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孫繼松認為,公眾對預警信息的不掌握,反映出公眾對自然災害的防備心理比較薄弱。
氣象學上把24小時內降水量達到50毫米及以上的強降雨稱為“暴雨”。在降雨開始前或過程中,氣象部門會根據對未來一段時間內降水量和降雨強度的預測情況,發(fā)布暴雨預警信號。暴雨預警信號分為四級,依次以藍色、黃色、橙色、紅色表示。其中,冷色最低,暖色最高,紅色代表最嚴重的災害預警信號。
記者在昨天的調查中發(fā)現(xiàn),盡管絕大多數(shù)人都表示,在經歷“7·21”特大自然災害后,會重視天氣預警信息,遇到暴雨天氣盡量不外出。但八成多的人并不知道在獲知暴雨預警信號后,應該做哪些防護措施。氣象專家表示,藍黃橙紅四個預警的發(fā)布跟降雨來臨時間、雨量、降雨強度有關,每個信號都有針對性的防御措施。
“普及氣象科普知識非常重要。”市氣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發(fā)布預報預警有社區(qū)大屏幕、戶外大屏幕、網站、微博、短信,以及電視臺、電臺等多種渠道,希望市民能多加留意,為自己的生活出行做好準備。下一步,氣象部門將加大力度,通過官網和媒體繼續(xù)開展氣象科普知識的普及。前天中午在發(fā)布暴雨藍色預警信號后,氣象部門就與三大電信運營商合作,向全市范圍發(fā)送手機預警短信,截至前天20時許,氣象部門已向1170萬人次發(fā)送了預警短信。(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