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似乎是個“天外來客”集中拜訪地球的日子——俄羅斯隕石雨導致約1200人受傷,古巴中部城市也報道有隕石墜落;隨后,又有一顆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那么隕石和小行星是一回事嗎?
國家天文臺月球與深空探測應用中心首席研究員李春來解釋,簡單說來,小行星就是太陽系內(nèi)像行星一樣圍繞著太陽公轉(zhuǎn),但體積和質(zhì)量都比行星要小得多的天體,“就像一些小碎片,主要集中在火星和木星之間。”有些“小碎片”會脫離軌道,一旦它們的運動軌跡與地球軌道交叉,并被地球磁場捕獲,就會墜落到地球上。在墜落的過程中,它們與大氣層磨擦燃燒,“這就是流星。如果沒有燃燒干凈落到地面上,就是隕石。”
李春來說,像此次俄羅斯隕石這樣大小的“天外來客”并不少見,“只不過陸地占地球面積不到30%,而陸地上人口聚居的城市面積就更小,因此大多數(shù)隕石都落在了海洋、沙漠等地方。因此,也就不會引起特別的關(guān)注。”
那么我們能不能對隕石進行監(jiān)測呢?李春來說,人類對隕石暫時還沒有什么辦法,“隕石的體積比較小;而且一般為巖石質(zhì),比較暗,因此光學望遠鏡很難發(fā)現(xiàn)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