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人認為,世界上的萬事萬物之間存在著某種神秘的對應關系。在地震之前,天上可能會出現(xiàn)預兆,這就是地震云。在我國古代早就有云霞兆的記載。清代有人記述明萬歷四十四年(1616 年)南京地震時說:在正陽門前看到兩條龍在爭斗。其實當時人們見到的就是這種帶狀云。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隆德縣志》說得更明確:”天晴日暖,碧空晴凈,忽見黑云如縷,宛如長蛇,橫亙空際,久而不散,勢必地震。”地震云除帶狀外,還有輻射狀、肋骨狀。所有云帶指向的地方就是震中。那么,地震云的成因是什么呢?有些人認為是地震前地殼會發(fā)生斷裂,斷裂處一般呈帶狀,帶里的熱氣上升,凝結成云,就是地震云。也有人認為云彩是由空氣中的水滴構成的,構成水滴需要有核。這種核帶有磁性,而地震前沿著地震帶方向的地磁會發(fā)生異常,使這些小水滴沿地震帶的磁力線方向排列,經(jīng)久不散。關于地震云的形成,目前還難以形成統(tǒng)一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