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電(記者張琴)“我興奮得鞋子都沒穿好,抓起一把報紙就沖到街上,一路跑一路高喊:號外!號外!鬼子投降咯!”
70年前的今天,《新華日報》小報童王清佑就是這樣在重慶街頭高舉著手里的報紙,大聲而興奮地吆喝著。
現(xiàn)年87歲的重慶市交委離休干部王清佑說,這是他3年報童生涯中最激動人心的一天,至今在他腦海里仍清晰如昨日。
1944年,15歲的王清佑進入《新華日報》成為一名小報童,開始了風(fēng)里來雨里去的報童生涯。“當(dāng)報童很辛苦,還有一定風(fēng)險,但我非常珍惜這份特殊工作帶給我的成長與回憶。”王清佑老人說。
據(jù)介紹,《新華日報》有100多名報童和報丁,報丁只送報,報童則既送又賣。他們在化龍橋、歌樂山、北碚、抗建堂、市中心等地設(shè)有賣報點。
位于重慶市化龍橋虎頭巖86號的《新華日報》總館舊址如今成為知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不時有游客前來緬懷歷史。70多年前,這里每天可見像王清佑一樣腳步匆匆的報童們。
王清佑老人回憶說,報社原食堂舊址的山體旁有兩個天然防空洞,為了躲避日本飛機轟炸,大家在防空洞里冒著炮火印刷報紙。
“當(dāng)時為了躲避日機空襲,印刷機都搬進了防空洞,所有報紙、雜志都在防空洞印刷和取出。報紙順著這條小路往下運,再用一輛腳踏車從防空洞后面的小路運到城里,一車至少要運2000到3000份報紙。報紙一送到抗建堂純陽洞,那里的報員、報童就會圍過來分發(fā)報紙”,他說。
“那個時候每個報童都有自己的負責(zé)區(qū)域,我主要是負責(zé)寸灘地區(qū),一天來回要走50多公里,大清早出門送報,回來都是下午4點左右。”王清佑回憶道,寸灘一帶當(dāng)時有國民黨軍政部的醫(yī)院、內(nèi)遷的制藥廠等很多單位,其中有不少是外省人,大家都很愛看《新華日報》。
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無條件投降。而在此前的8月10日,在重慶出版的《新華日報》等多家報紙即以號外的形式提前公布了這一重大消息。“整個城市都在沸騰,我們小報童也都特別激動。”王清佑說,那一天,很多買號外的人沖上來把錢塞到報童手里,搶過一張報紙一邊看一邊就大聲歡呼,大街小巷一路都是歡笑。
“勝利來得太不容易了!”王清佑說。漫長而嚴酷的戰(zhàn)爭吞噬了許多中國孩子應(yīng)有的童年,無數(shù)兒童經(jīng)歷了他們難以承受的戰(zhàn)火紛飛、流離失所、家人失散、饑寒交迫的恐懼和悲痛。當(dāng)年許多孩子跟隨長輩加入抗日救亡的隊伍,他們或加入兒童團,做好后備軍;或紡紗織線,勞動支援前線;或參與演出,傳播抗日主張……而他作為《新華日報》小報童,也是其中的一員。
老人感慨不已:我們都為這個勝利盡了自己微小卻也是最大的力量。(完)
現(xiàn)年87歲的重慶市交委離休干部王清佑說,這是他3年報童生涯中最激動人心的一天,至今在他腦海里仍清晰如昨日。
1944年,15歲的王清佑進入《新華日報》成為一名小報童,開始了風(fēng)里來雨里去的報童生涯。“當(dāng)報童很辛苦,還有一定風(fēng)險,但我非常珍惜這份特殊工作帶給我的成長與回憶。”王清佑老人說。
據(jù)介紹,《新華日報》有100多名報童和報丁,報丁只送報,報童則既送又賣。他們在化龍橋、歌樂山、北碚、抗建堂、市中心等地設(shè)有賣報點。
位于重慶市化龍橋虎頭巖86號的《新華日報》總館舊址如今成為知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不時有游客前來緬懷歷史。70多年前,這里每天可見像王清佑一樣腳步匆匆的報童們。
王清佑老人回憶說,報社原食堂舊址的山體旁有兩個天然防空洞,為了躲避日本飛機轟炸,大家在防空洞里冒著炮火印刷報紙。
“當(dāng)時為了躲避日機空襲,印刷機都搬進了防空洞,所有報紙、雜志都在防空洞印刷和取出。報紙順著這條小路往下運,再用一輛腳踏車從防空洞后面的小路運到城里,一車至少要運2000到3000份報紙。報紙一送到抗建堂純陽洞,那里的報員、報童就會圍過來分發(fā)報紙”,他說。
“那個時候每個報童都有自己的負責(zé)區(qū)域,我主要是負責(zé)寸灘地區(qū),一天來回要走50多公里,大清早出門送報,回來都是下午4點左右。”王清佑回憶道,寸灘一帶當(dāng)時有國民黨軍政部的醫(yī)院、內(nèi)遷的制藥廠等很多單位,其中有不少是外省人,大家都很愛看《新華日報》。
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無條件投降。而在此前的8月10日,在重慶出版的《新華日報》等多家報紙即以號外的形式提前公布了這一重大消息。“整個城市都在沸騰,我們小報童也都特別激動。”王清佑說,那一天,很多買號外的人沖上來把錢塞到報童手里,搶過一張報紙一邊看一邊就大聲歡呼,大街小巷一路都是歡笑。
“勝利來得太不容易了!”王清佑說。漫長而嚴酷的戰(zhàn)爭吞噬了許多中國孩子應(yīng)有的童年,無數(shù)兒童經(jīng)歷了他們難以承受的戰(zhàn)火紛飛、流離失所、家人失散、饑寒交迫的恐懼和悲痛。當(dāng)年許多孩子跟隨長輩加入抗日救亡的隊伍,他們或加入兒童團,做好后備軍;或紡紗織線,勞動支援前線;或參與演出,傳播抗日主張……而他作為《新華日報》小報童,也是其中的一員。
老人感慨不已:我們都為這個勝利盡了自己微小卻也是最大的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