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堅持“三不”原則:自己不懂的成果鑒定會堅決不參加,核心觀點、主要內(nèi)容不是自己提出和撰寫的論文堅決不署名,沒有達到項目指標要求的評審堅決不通過。
“忙”,是譚述森的常態(tài)。他每天的工作依然排得滿滿當當,改材料、審報告、開研討會,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家里,辦公室里,到處堆滿了書籍和手稿,就連出差途中,他也不偷半刻閑,時不時拿出筆記本記錄思考的靈感。這些年,僅記下的筆記就有300多本。
“在他心中,事業(yè)是國家的事兒,始終是第一位的。”和譚述森相濡以沫48載的老伴兒張玉華說,為了北斗一代,老譚讓她提前一年退休;為了北斗二代,她身患甲狀腺腫瘤,老譚一天也沒停下工作;為了新一代北斗,她很少在日落前看到老譚的身影……
譚述森對待工作和學術(shù)高標準、嚴要求,但對生活卻異常低調(diào)簡樸。他的一個白色塑料保溫杯用了10多年,杯身花紋早已模糊不清、手柄磨得泛黃,就是舍不得扔;按標準,出差可以坐頭等艙,可他常要求坐經(jīng)濟艙,堅持把經(jīng)費多用在科研上……
譚述森有著深厚的北斗情懷,“當一輩子北斗人,做一輩子北斗夢”是譚述森的夢想。他說:“雖然今年我已經(jīng)74歲了,但我的‘星齡’才20多歲,還很年輕,仍可以繼續(xù)工作。”
“自主創(chuàng)新、團結(jié)協(xié)作、攻堅克難、追求卓越”,這是我國一代代北斗人用智慧和心血所培育的北斗精神。
睿智,愛國,仁厚,淡泊,在北斗人心中,譚述森不只是北斗開拓者和建設(shè)者,更是他們的人生北斗,導航人生航跡,定位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