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叫外賣,可謂普遍現(xiàn)象,唯獨華僑大學廈門工學院要一禁了之。
從院方的解釋看,他們想靠禁令達成的初衷還不少。一要把學生拉出宿舍,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因為現(xiàn)在的大學生太宅,宅到生活習慣和身體素質(zhì)都堪憂的地步;二為增加學生社會責任感,“自己的消費還要增加環(huán)境壓力,說明沒有社會責任感,以后怎么擔當社會責任?”
凡事皆有因果,學生叫外賣,論及外因,莫過于以下幾種:一是食堂難吃,二是食堂定點定時供應(yīng),三是在學校后勤力所不能及的公共服務(wù)上,由市場力量來補充和滿足。前兩者,不是學生的問題,學校應(yīng)該歡迎市場力量來拾遺補缺,而不是相反,一禁了之。
更不要說,這個禁令太不人性了。學生叫外賣,內(nèi)因不一而足:有可能生病不能動,有可能失戀不想動,有性格所致,甚至有可能正在刻苦學習,或處于某個重大科研項目的關(guān)鍵節(jié)點……人是鐵,飯是鋼,將外賣一禁了之,無異于置各種合理的人性需求于不顧。作為教育者,對學生身心漠不關(guān)心,對學生個性毫不尊重,甚至對學習和科研也并無敬畏……這無論如何都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教育方式。
當然,話非要說到這個“較勁”的程度,似乎也有夸大院方“歹意”之嫌。但這其實便是教育最好的映射,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院方非要把叫外賣與沒有社會責任感掛鉤,就休怪有人要追究院方“禁叫外賣”中種種缺乏責任感。這也是要讓他們以切身之痛感悟:最好的教育,是身正為范。
學習受教,是陪伴人一生的課題。所以,但凡與教育掛鉤的事情,都注定需要很花時間很費精力。作為教育的一個重要使命,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和責任感,往往需要老師和學生在教學相長的過程中,彼此慢慢浸潤,共同進步。
有時候,我們真該好好反省一下學校、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guān)系了。動輒板著臉指責的教育方式早已落后,動輒祭出禁令的做法也充滿了落后的思維,這些都不是現(xiàn)代教育提倡的東西。教育搞不好,責任多數(shù)出在教育者。既然已經(jīng)認識到學生責任感普遍缺失,環(huán)保意識普遍落后等問題,就更應(yīng)從教育者身上找原因,而不是把責任向?qū)W生一推了之?! 踉?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