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昨天的報紙,幾則聚焦孩子的新聞牽動人心。宜賓9歲“寬粉弟弟”想找姐姐,徒步60公里迷路,所幸被好心的摩的師傅發(fā)現(xiàn)并報警;廣元10歲女孩隨后媽生活,半年間挨餓又挨打,遍體鱗傷;旺蒼18歲沉默男生高考170分謊報470分,父母千里趕回家“慶賀”,他卻痛哭一場后墜崖身亡。(本報、華西都市報等昨日曾報道)
無論是“寬粉弟弟”、被虐女孩,還是沉默的男生,這三起看似單獨、割裂的事件,有個共同點就是,其中最易受傷的都是孩子,他們背后都繞不開一個話題——末成年的保護和教育。
仔細觀察,“寬粉弟弟”和被虐女孩的背后主要是父母對子女的監(jiān)護失職,甚至涉嫌虐待。一面是,有的家長對孩子的保護意識薄弱,認為平時都這樣過來的,不會出什么大事,而等到意外發(fā)生了又追悔莫及。另一面是,不少家長還認為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財產(chǎn)”,自己怎么帶孩子別人管不著。而在國外,美國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均被視為兒童,法律規(guī)定“12 歲以下幼兒不得獨處”,如平時在商店、公園、學(xué)校以及其他公共場所,如果父母離開幼兒數(shù)十步以外,一旦有人看見肯定會發(fā)話警告。此外,美國為實現(xiàn)“禁止虐童”這一目標,會通過刑事司法制度給予當事人刑事制裁,其目標是通過懲罰那些傷害子女的父母來警示父母不要虐待孩子。
而相比前兩個人物,沉默男生更讓人心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老師稱,這個孩子雖然成績差,但是從不搗亂,最經(jīng)常的狀態(tài)就是沉默地坐在教室后排,看上去有點孤獨。悲劇發(fā)生后,其父說,平時生怕兒子吃不好穿得不夠,卻從來沒問過娃娃在想啥,“除了能給他打點錢外,根本沒有及時關(guān)心他和了解他?!背聊猩倪@個個案,恰恰折射出當下不少家庭的教育誤區(qū)。孩子的關(guān)鍵成長期,父母缺少必要的溝通和陪伴,或只重視物質(zhì)的給予忽視了精神的供養(yǎng),以致很多孩子在“留守”狀態(tài)下長大。就像教育家說的那樣,沒有愛的教育就像樹木缺少陽光,是得不到真正成長的。
“少年強,則中國強”、“孩子是國家的未來”,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談及未成年的保護和教育問題,不少人都免不了一陣老生常談,而很少思考該如何做。保護末成年,我國相關(guān)的法律、措施和國外相比目前還有差異,但越來越多的未成年受到傷害卻是不爭的事實,這也提醒相關(guān)部門應(yīng)引起重視,完善相關(guān)的法律法規(guī)也勢在必行。而作為孩子最好老師的家長,也應(yīng)負起責(zé)來,對我們的孩子除了保護還要溝通,除了給予物質(zhì)的支持還需富足其精神。否則受傷的總是孩子,終將成為這個社會不能承受之重。(李建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