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葉圣陶說過:“作文要說真話,說實話,說自己的話。”他強調的是作文要講究“真實”。如何才能寫出真人真事,抒發(fā)真情實感呢?我認為只有豐富小學生的生活,教育小學生熱愛生活,仔細觀察生活,才能描寫出真人真事,抒發(fā)出真情實感。
一.掌握觀察方法,作文的思路才會清晰
我們知道的觀察順序很多——由遠及近、由近及遠、由整體到部分、由部分到整體、由內到外、由外到內、由景及人、由人及景、由動到靜、由靜到動等等,但有一個最重要的方法,那就是要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觀察,養(yǎng)成邊看邊想的習慣。事物有它的共性也有它的個性,而它的個性則是區(qū)別于其它事物的所在。觀察時,只有抓住事物的特點,邊看邊想,進行深入細致的觀察,才能深刻了解事物、認識事物、把握事物的本質,才能把作文內容寫具體、寫生動。
二.豐富生活,養(yǎng)成觀察習慣
小學生作文的興趣源頭在于生活,孩子對他們所看到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如何用自己的語言去向他人描述,這成了難題。孩子們要寫好作文,需要他們的觀察,觀察得越細致,語言的表述也越清楚明白,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呢?
一是明確觀察的目的。觀察的目的是什么,教師在要求學生觀察前應讓學生想清楚,讓學生自己確定一個方向,有了明確目的,學生才能按照這一目標去觀察,他們才不至于在觀察的同時感到不知所措。
二是明確觀察的順序,讓學生在觀察過程中依觀察目的具體特點、具體情況而定,不管觀察目標具體情況如何,有了一定的順序,學生在表述時就會比較有條理。
三是以同類事物的對比去找尋各自的特點,這是培養(yǎng)孩子觀察能力的一個比較簡單的方法。先從簡單的事物著手,慢慢地使學生養(yǎng)成自覺主動地去觀察事物的好習慣,再向比較難區(qū)分的事物方面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觀察的能力,在寫作文中就能輕易找出事物的不同點,那么在寫景或物的作文時,學生就能比較有條理的寫出事物的特點,作文就不會成難題了。
四是不同事物的對比,從不同中找出相同,這是觀察的第二個方法。比如寫人,學生在寫人時最頭疼的就是人物性格的描寫,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他們剛接觸作文不久,由于知識基礎的限制,他們不知道該怎樣去描寫人物的性格,該怎么辦呢?比如兩個男同學,他們的性格、愛好、生活方式都不同,在描寫其中一個人時,通過對比去找出他們的相同之處,這樣他們各自的優(yōu)缺點也就能體現(xiàn)出來,這也就是他們各自的特點。這是比較難但比較快速的一種觀察方法,只能在不斷的觀察過程中逐步培養(yǎng)。
五是記錄自己的觀察過程。觀察時應提倡學生養(yǎng)成記錄的好習慣,提高學生觀察的興趣,學生在記錄時能夠更加細致地去觀察事物,而且通過與他人交流,也提高了自己的聽、說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從寫最簡單的句子開始,逐步培養(yǎng)學生寫日記的習慣,并且鼓勵學生主動地與他人交流,學會自我評價,這就能為今后的作文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總之,重視觀察能力、觀察習慣的培養(yǎng),不僅有利于教師作文教學的提高,更有利于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洛南縣景村鎮(zhèn)小學 陳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