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老年大學里的青年教師
春雪初霽,79歲的山東濟南市民劉金柱天不亮就爬到千佛山山頂,用新學會的拍攝技巧記錄雪景?!拔視檬謾C專業(yè)程序拍攝了!”他眼中有種“跟上時代步伐”的自信,把手從手套里抽出來,用李正老師教的方法迅速剪輯,迫不及待地把視頻發(fā)給了遠方的親人。
對青年人來說,這是一個動動手指頭的事情,簡單,不值一提。但對于他們年邁的父母來說,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很多老年人眼中,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在網(wǎng)絡生活的各個端口設置了關卡,似乎要把自己隔離在舊時光里。
濟南老年人大學綜合系智能應用專業(yè)的青年教師李正早早地認識到了這一點?!霸臼窍虢汤夏耆苏莆找豁椞亻L的?!彼嬖V記者,但在深入交往中,他體會到老年人心靈深處更迫切的愿望。他決定修改預設的教案,把智能設備技術課程第一課的目標,定為“重拾自信”,在學習特長之前,先與現(xiàn)代網(wǎng)絡生活接軌。
這是老年大學中一位青年教師與老人的交往故事。老年大學在全國興起后,很多年輕人走上這一方講臺,開啟了青年教師和老年學生攜手共探人生夢想的旅途。這群青年人努力讓“老小孩兒們”在夕陽美景中活成了他們想成為的樣子,他們共同演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和“活到老、學到老”的人生劇本。
幫助老年人重拾年少時的夢
赤峰市藝術劇院(赤峰市烏蘭牧騎)舞蹈演員胡靜娜3年多前接到了赤峰市老年大學的工作邀請,那時她有些猶豫。
“老人,該怎么教?”沒有經(jīng)驗,她不知如何起步。
很多老年大學的教師面對第一課,都多少有些忐忑。青少年學生去上學,情況大都一致,教學目標統(tǒng)一。但老年人不一樣,健康狀況不一,生活境遇迥異,唯一相同的,是走進校園時已日漸衰老的身體、日漸退化的記憶力。教老年人,恐怕得用另一套方法。
第一天走進教室時,民族舞老師胡靜娜驚呆了。
“老年學生們穿著清一色的練功服,站得整整齊齊,個個精神抖擻!”胡靜娜在接受采訪時,多次提到這難忘的第一課。每個老年學生都帶著筆記本學舞蹈,認真記重點,有的學生全程錄像,方便在家時溫習。這位舞蹈老師第一次見到這樣的學習場景,也是第一次體會到,自己上課的任何一句話都如此重要。
胡靜娜用心探索適合老年人學習的方法,迅速優(yōu)化教案,使之符合老年人的記憶力和視力水平。胡靜娜付出更多耐心,每次教完前排學生,又到中間和后排分別再做演示?!耙粋€簡單動作,也得教七八遍。”但她樂此不疲,因為來老年大學練舞的學生,完全沒有功利心,唯有“結結實實的熱愛”,這令人動容。
很多老年大學的教師告訴記者,老人對一項特長的追求,有一種“近乎偏執(zhí)的執(zhí)著”。胡靜娜的班上,80歲的郭雅彬腿腳不好,但學習風雨無阻。她告訴胡老師,晚上在被窩里都在想動作,想不起來了就趕緊爬起來,對著鏡子跳兩遍,跳對了,才安心睡覺。
“因為歷史原因,他們中的很多人在年少時沒有機會學習,所以今天爭分奪秒地學?!焙o娜有太多次看到這樣的場景——生命在逐漸逝去,人卻純粹地執(zhí)著地走在學習的路上。也由此,她更加珍惜與學生相處的時光,希望幫助老年人重拾少年夢想。
同事們也和她一樣,有時看著學生在休息時間仍在認真訓練的樣子,不禁淚目,又渾身充滿力量。
他們是年紀大了,可誰又能說他們老?
福建老年大學的聲樂教師俞富英親切地把老年學生喚為“孩子們”。課堂上,每當她說“孩子們,來看這邊”,老人們就會發(fā)出爽朗的笑聲。
“學生不認為自己老了,他們都用年輕的心態(tài)積極看待生活?!庇岣挥⒒貞?,有位吳爺爺課后分享感悟時說:“我們都要在心中把自己的實際年齡減去五十歲。我七十歲,把自己看成二十歲!”
拒絕老氣橫秋,追求活潑有趣,老年學生把這種態(tài)度稱作“晚年維生素”。于是,俞富英也“打心里把老人們當作孩子”,她帶著老人們又唱又跳,一同感受聲樂的魅力。
“不把老年人當作弱勢群體看待,不用‘照顧老人’的態(tài)度去對待老人,而是把他們當作我們自己的伙伴?!边@是不少老年大學教師的心得體會。
閑暇時,俞富英帶著大家欣賞電影《觸不可及》,老人們與電影橋段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電影中,坐輪椅的主人公在面試保姆時,對悉心照顧他的應試者并不滿意,他最終選擇的保姆,是那個不把他當照顧對象、推著輪椅帶他滿世界“撒野”的人。
“沒有人希望被區(qū)別對待。在老年大學,我們老師首先要做的就是換位思考,將心比心?!庇岣挥⒄f。
胡靜娜也有同感,她眼中,老年學生從來不是“需要幫助的那群人”,她更愿意把授課定義為年輕人和老年人共同探索藝術的一種方式。他們在這個過程中,相互促進、共同進步。
“比如老年人學舞蹈,動作可能會慢些,但是對舞蹈意境有自己的獨到理解?!焙o娜說,在學習舞蹈《風箏誤》時,老人們有的穿上旗袍,有的拿上小扇子,用自己的創(chuàng)意來展現(xiàn)舞蹈語言,在原舞蹈的基礎之上進行了藝術改編,表現(xiàn)出了很強的創(chuàng)造性。
“他們是年紀大了,可誰又能說他們老?”胡靜娜感慨。
老人們有價值感,我就有成就感
一面是交往中把老人當作青年人看待,發(fā)自內(nèi)心地尊重他們;一面是私下里對老人細致了解、因材施教。翻開李正的筆記本,里面密密麻麻記錄著平時與學生交流時掌握的基本情況:有的是子女長期在外地的空巢老人,有的是退休后心情落差大的老干部,有的是身患疾病想在最后時間學點東西的老人……
“如果說少年學生的人生近乎一張白紙,我們可以統(tǒng)一地教授,那么老年人的則已寫滿了字,因材施教是‘剛需’?!崩钫嬖V記者,雖然如今市面上有不少面向老年人學習的教材,但在真正的實踐中,老師們還得依靠自己的觀察,摸索出適合學生個人情況的教學辦法。
他的一位學生,因子女長期不在家,自己連網(wǎng)絡支付都不會用。李正便帶著他逛超市?!熬W(wǎng)絡支付嘛,挺難的,好多人都不會!”他輕松地告訴老人,“用現(xiàn)金支付首先要掏出錢包,對應到手機上就是要點擊應用里的‘錢包’圖標;拿出現(xiàn)金對應的就是輸入金額,點擊支付……”他既照顧著老人的自尊心,也盡力用容易記憶的辦法指導老人。
他的付出常常得到意外的收獲。70多歲的郭奶奶一直是信息技術班上的“優(yōu)等生”。在社區(qū)當志愿者時,她把學習到的知識傳授給其他老人,李正老師編的“順口溜”被很多社區(qū)老人口口相傳。
隨著我國老齡人口逐年增加,老年人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與老年大學體量有限的矛盾將普遍存在?!皩W生現(xiàn)在也成了老師,讓老人找到自己更多的價值,這就是我最大的成就感。”李正說。
去年生日,俞富英沒有告訴學員,但全班的老人為她獻上了一首歌。在老年大學任教9年,她和這群老年學生亦師亦友?!澳銈兛赡芾斫獠涣宋覟槭裁锤袆印!彼嬖V記者,她都想不出,老年學生們?yōu)榱顺眠@首歌,得排練多少遍。“這是怎樣的情誼??!”她說,老年大學,學生如家人,課堂如家庭。她和同事們將繼續(xù)“迎著夕陽的光芒,播撒健康的種子,萌發(fā)快樂的春芽,托起人們心中永不西沉的太陽”。
記者采訪當天,恰逢一場演出。老年學生們帶著五顏六色的演出服和道具,帶著年輕態(tài)的歡聲笑語上車。而俞富英把感冒藥、暈車藥和速效救心丸,習慣性地塞進了包里。
(記者 彭景暉 殷澤昊 通訊員 劉昱?。?/p>
(選題支持:任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