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招生辦說:今年,我省首次實行考生和涉考工作人員“無聲”入場,對隨身攜帶物品進行嚴格檢查,對違紀作弊行為“零容忍”。
考生說:“該帶(作弊器)照樣帶。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賣答案者說:“我們有招兒讓你檢(測)不出來,你記?。河肋h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家長說:“孩子苦了12年,這輩子也就犯這一回事。還能咋的?”
……
這一切,發(fā)生在吉林省榆樹市,長春市下轄的一個人口約130萬的縣級市。
據(jù)吉林省政府文件通報,這里高考各科平均分數(shù),常年位列長春地區(qū)外五縣市(區(qū))第一名。而硬幣的另一面是,高考前找人“買答案”,在榆樹已是公開的秘密。
6月5日至6月8日,中國青年報記者全程直擊榆樹高考,發(fā)現(xiàn)“史上最嚴高考安檢”下,部分考生試圖舞弊的“決心”仍禁而未絕。為了將俗稱“作弊器”的耳機及接收盒帶進考場,考生的鞋底、腰間甚至衛(wèi)生巾里,都可能“大有玄機”。
為將作弊器帶進考場,與高考安檢制度的一場貓鼠游戲上演了。
晴天霹靂
“孩子,查得嚴不嚴?機器帶進去沒?信號好使不?”
6月7日上午約11:35,榆樹實驗高中考點外,一考生家長抓起剛考完語文的孩子的手,劈頭蓋臉便問。
這是不少候場家長的共同問號。由于對“能不能使(用)機器”沒底,緊張不安的氣氛,至少半個月前,就持續(xù)籠罩在部分榆樹考生家長的心頭。
家長的一切惴惴,源于今年吉林省首次實施的“史上最嚴高考安檢”。
2013年5月中旬,吉林省正式宣布實行“無聲高考”,考生需要經(jīng)過校門檢查、操場檢查、考場檢查三道“關卡”:在考點大門口驗完身份證件后,通過操場的安全檢查門,最后在考場門口再經(jīng)歷一遍金屬探測儀的掃描。所謂“無聲”,即是前述過程儀器都不能發(fā)出警報,否則不準入場。這意味著,考生的身上不能有一丁點兒金屬物品。
文胸要換成背心,褲子穿松緊帶兒的,鞋子最好是一次成型的塑料涼拖……這是吉林省某高三老師總結出的“穿衣寶典”。
“簡直是晴天霹靂!”高考前兩天,來自榆樹一中的考生向記者私下透露,“無聲高考”讓他們這些“買了答案的”,一下“都懵了”。
記者從多方渠道了解到,所謂“買答案”,就是買家交3000到5000元不等的費用,購買一個耳機和一個“火柴盒大小”的金屬接收器。
賣家在考試當天,會派槍手將試題偷傳出來,并組織“高手”團隊在場外答題,再把答案傳給考場內(nèi)的考生。待分數(shù)公布之后,考生根據(jù)成績補交余款。從二本、一本到重點本科,余款數(shù)額可從7000元躍升至數(shù)萬元;若是沒過,則不再收取這筆費用。
而在榆樹,記者驚訝地發(fā)現(xiàn),“買答案”是個公開話題。當記者問及如何能買到答案時,一名出租車司機順口稱,他就有朋友“做這個生意”,并爽快地把賣家的聯(lián)系方式告訴了記者。更為夸張的是,5月27日,在當?shù)匕l(fā)行量頗大的生活信息類報紙《亞文商務報》上,一則出售“高考試題”的豆腐塊廣告被公開刊出,其上寫道:“模塊,主機子,價格面議,交貨付款”。
在榆樹實驗高中和榆樹第一高中(以下簡稱榆樹一中)對面的學生飯館里,兩名老板還分別向記者透露:買賣答案通常在高考前一個半月就在聯(lián)系、運作了。
“一般是老板和老師聯(lián)系,老師再告訴一兩個學生,學生在同學間發(fā)展買家,層層分支,跟傳銷似的。”而這個系統(tǒng)除非熟人介紹,外人通常難以進入。此外,在榆樹一中對街做麻辣燙生意的老板證實,一中附近的居民樓因為離考場近,可以用做發(fā)答案的地點,往年高考都很搶手,“租金一天就2500~3000元”,“今年嚴了,不知租沒租出去”。
至于購買答案者,數(shù)十位考生家長向記者透露,多是摸底成績在200分左右的“極差考生”,和350~450分之間的“邊緣考生”:“學習真好的,誰買答案?指著機器的,都是沖一沖能上本科的,或者‘死馬當活馬醫(yī)’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