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教研所日前透露,浙江要推行“無班級管理”,也即是高中的必修課走班教學試點,杭州4所高中已經(jīng)開始試點,今年會擴大到11所高中。不少人感慨,沒有班級后,同班同學沒了!同桌的你沒了!而因為在高中就開啟了大學模式,有人看到了歐美高中的影子而振奮。
(1月10日《錢江晚報》)
懷舊 沒有同桌還算高中么?
@Jessie-潔兒:以后回憶,發(fā)現(xiàn)記憶里沒有所謂的班級,沒有同桌,沒有前后桌……每天只有不同的上課地點,不同的人……那還算高中么。
Cy是夢想追逐者:還是喜歡有班級,氣氛多棒!
夢海桐:交個好朋友更不容易了。
Feysbook:中國的孩子因為獨生子女政策而缺失的情感依托,本來更需要學校來承擔,這樣改不好。
《江南》雜志主編袁敏:許多事情似乎都在往前走,但我不知為何卻越來越多地回頭看,過去的、消失的,常常是心心念念不舍的。
贊賞 讓學生更早開發(fā)個性
自由云風:傳統(tǒng)的班級其實是軍事化的一種變型,目的就是要整齊,哪個走得太快或者太慢都不行,但現(xiàn)實是每個人都有差異,有些課程,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講述。小學分班級還情有可原諒,但初中以上就沒有必要了,應(yīng)該與大學無縫連接了。
HeyJudyliu:高中學生已經(jīng)有選擇課程的能力!這樣可以自由發(fā)展,減少初中及之前同一化一刀切教育帶來的刻板思維弊端,讓學生更個性化更開放!
遐思 方便和暗戀在一起
_Liuyaxin:可以隨時和自己暗戀的人在一起了
七哈小姐:情侶會滿天飛的,羨慕。
沈小旎大傻:生不逢時啊,超級喜歡這種上學模式,就像美劇里面那樣。
人物甲:有助于社交圈的擴大,三年都在一個班級群體,認識的95%的人其實就是班上這幾個。
擔憂 過早告別集體歸屬感
豬胖紙被kimi附體了:作為模塊教學改革的過來小白鼠,深深覺得走班上課形式既浪費時間又學不到東西,課間可以和同學相處討論的時間都用在找教室上,老師對學生的了解和關(guān)心大大減少甚至沒有。
天上掉下個呆妹妹:我覺得班級可以培養(yǎng)一個人的集體榮譽感,深交朋友,建立起固定的朋友圈子。這樣改,像大學里一樣沒有固定教室,一堂課上大家互相不認識,感覺人與人越來越遠了。
un-girasol:這么早就沒有集體歸屬感,這樣的教育好么?
成效 下結(jié)論要幾十年后
陶御軒:要沒高考壓力,可以這么做。
翻滾吧-瘋箏:程式是美式了,內(nèi)容沒變有什么用?
shikiko:如果升學率降了估計會改回去。
劉小妞獨立為明天:這樣的改革只適用于學習能力較強,自控力較好的學生,廣泛推行效果會差強人意的。
笑面居士:此試點有些唐突。結(jié)果需要幾年或幾十年才會分曉。
點評
“無班級”有利因材施教
前溪:學生和學生之間存在著差異,卻要被禁錮在同一個班級聽同一個教師的課,有時候,一個知識點,一部分同學懂了,而另外一部分同學卻沒有聽懂,教師該怎么教?該按哪個層次教?“無班級管理模式”不會遇到這種難題,因為面對的是程度差不多的學生,其理解能力也是相差無幾,如此,教師無論是備課還是上課,均能夠做到有的放矢。這對于學生和老師來說,都是有利的,這也是真正的因材施教。
“無班級管理模式”的意思就是,打破傳統(tǒng)班級授課,允許學生自主選課,走班學習。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上課可以選老師還可以選難度,可以找最適合自己的老師和班級,這樣不僅學起來有興趣,而且還能夠增強學習信心,成績的提高也是相當明顯的。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許多學生因為“無班級管理模式”而得到了改變。
點評
教育改革應(yīng)從娃娃抓起
堂吉偉德:此模式是在最關(guān)鍵的高中教育才實施,有可能造成學生和家長的猝不及防,所以有家長提出“能不能從別的孩子開始”。很少人愿意把自己當成“小白鼠”。
這樣的改革應(yīng)當“從娃娃抓起”,而不是“中道而興”或者“環(huán)節(jié)強調(diào)”,假如從幼兒園就開始實行這種模式,家長和學生都很容易接受并養(yǎng)成習慣。
如同一輛高速行駛的列車,忽然被人為改變軌道和前進方向,很容易引來巨大的波動;也如同一個患病日久的病人,忽然被施以一劑猛藥,出于自我保護的目的,就會產(chǎn)生抗拒和排斥。教育改革是系統(tǒng)性和綜合性工程,光靠某一項單兵突進達不到應(yīng)有的目的。
(專題整理 小強 感謝新浪網(wǎng)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