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拜年時,長輩給晚輩壓歲錢,是中國傳統(tǒng)習俗。相傳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年。
壓歲錢越給越多
春節(jié)剛過,不少孩子和家長都曬出了自己收到和發(fā)放壓歲錢的金額。
市民王力先生說:“我和妻子都是中學老師,月薪3000元。周圍的親戚朋友給孩子的壓歲錢基本都是最低200元,上不封頂。現(xiàn)在壓歲錢越給越多,倘若再不多掙點錢,壓歲錢也支不起了。”
在呼市工作的李飛說:“自己參加工作兩年,感覺最大的變化就是從‘賺錢的’變成‘分錢的’。剛工作的那個春節(jié)沒賺多少,因此沒有給小孩錢,今年覺得干得不錯,不給也不合適了。”
從最初5元、10元,到現(xiàn)在動輒上千元,壓歲錢越來越厚,一方面反映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另一方面,也成了衡量感情親疏遠近的標準。
對工薪階層的人來說,不斷上漲的壓歲錢紅包成為一大負擔,讓春節(jié)變?yōu)?ldquo;春劫”。
記者采訪中發(fā)現(xiàn),當大人為給壓歲錢感到壓力越來越大時,盡管家長對孩子一片苦心,但多數(shù)孩子們對家長要求“上交”壓歲錢的行為表示不滿。
上初一的李華說:“明明是給我的壓歲錢,總是被父母‘保管’,我非常不高興。”
上初二的張瑩瑩說:“我媽昨天向我借了100元,今天又借了100元!一天100元,她估計是想把我的壓歲錢‘借光’。”
家長要放“財權”
“往年收到壓歲錢后,孩子都會交給我,但今年發(fā)現(xiàn)她變得不那么乖了。”呼市新城區(qū)的李安女士告訴記者,孩子今年六年級,共收到4500元壓歲錢。“前兩天,孩子說,今年的壓歲錢不再‘上交’了。”
李女士經(jīng)過跟孩子溝通,同意由孩子支配這筆錢,條件是每支出一筆,必須征求她的許可。
今年8歲的女孩康佳佳上二年級,從去年開始,佳佳就開始獨自管理壓歲錢了。
“她媽媽給她買了一個類似保險柜的存錢罐,需要輸入密碼才能打開,她把錢都放在里面。”康先生說,女兒的壓歲錢支出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她自己的書本費、文具費等;另一方面是捐款等。每支出一筆錢自己都會記賬,父母也會對她的支出進行評價和引導。
呼和浩特市實驗中學王高進老師表示:如今,大家的手頭寬裕了,給孩子的壓歲錢也多了起來。壓歲錢,要讓孩子作主,要引導他們合理支配,既不要讓孩子掉進拜金主義的泥沼,也不要讓他們對金錢沒有概念而隨意亂花。收壓歲錢的孩子多是在校學生,可以讓孩子自己來交學費,購買學習用品。如果條件許可,讓孩子用收到的壓歲錢去獻愛心,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蛞院⒆拥拿x把壓歲錢存入銀行,作為以后長大的助學金或者將來步入社會的創(chuàng)業(yè)基金,聚少成多,說不定未來能發(fā)揮很大作用。讓孩子懂得節(jié)約,知道長輩們的疼愛與珍惜財富,壓歲錢是一個小小的家教課堂,家長和孩子都要學好用好。(內(nèi)蒙古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