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賈平凹不識“相”,剛剛走上正路不被敲打就又“好了瘡疤忘了疼”。1984年10月,賈平凹發(fā)表了第一部長篇小說《商州》;1995年一年,賈平凹一口氣發(fā)表了《山城》、《遠山野情》、《天狗》、《冰炭》、《篙子梅》、《初人四記》、《商州世事》、《人極》、《黑氏》、《西北口》10部中篇小說;1986年,在發(fā)表中篇小說《火紙》、《古堡》、《龍卷風》的同時,完成了后來獲美國美孚飛馬獎的長篇小說《浮躁》,在1987年元月《收獲》第一期全文刊登,同時由作家出版社出版。這些作品只有其中一部分寫的是當代現(xiàn)實生活,但仍然沒有呈現(xiàn)不出一點兒“時代主旋律”,甚至連門門、禾禾、王才那樣的正面人物也沒有了,更不要說塑造出共產黨員的高大形象來。1989年到1990年,賈平凹先是發(fā)表了《太白山記》新體志怪小說,而后又是《五魁》、《白朗》、《美穴地》、《晚雨》等土匪系列中篇小說,遠離了人間煙火和生活現(xiàn)實。直至到了1993年出版長篇小說《廢都》,似乎離傳統(tǒng)的文學正道越來越遠!再隨后一部接一部長篇小說,直至最新出版的《帶燈》,又有哪一部可以稱之為抒寫我們社會正能量的作品呢?
賈平凹在1982年2月“賈平凹近作研討會”上,面對幾天來火藥味很濃的批評讓他表態(tài)的最終發(fā)言。他還是說:“我的總的想法是以中國傳統(tǒng)美的表現(xiàn)方法,真實地表達現(xiàn)代中國人的生活和情緒。”他把自己的創(chuàng)作追求分為三個階段,或者說三種境界。第一境界:單純入世。以《山地筆記》為代表,即開始創(chuàng)作之時,是以童年的眼光看生活,把事物看得單純而又抒情;第二境界:復雜處世。就是目前剛剛步入的這種境界,企圖在人物身上表現(xiàn)時代特色,表現(xiàn)出生活的復雜性;第三境界:單純“出世”。不是“遁世”,而是追求思想境界的高度成熟,站在很高的地方看世界,“一覽眾山小”,這樣就可以把世界看得清清楚楚,而不被生活的復雜性所“左右”。賈平凹只是對批評他讀書 學習不夠表示接受,說是要系統(tǒng)地讀點馬列著作、歷史著作、哲學、美學著作云云。
賈平凹的發(fā)言實際上是不接受那些上綱上線的批評,承認讀書學習不夠只是套話,此后的作品,沒有看出哪個是系統(tǒng)地讀了馬列著作的結果。仔細分析和研究賈平凹已經走過的道路,除了寫了那三部中篇小說改變被動挨批處境外,他都始終堅持著自己對文學的領悟,照著自己認定的路子走下去。賈平凹曾經自己評論自己:“是個體格上相當孱弱的人,因為形象不佳,門第不顯,做人十分小心,甚至一派委瑣,實則骨子里極盡固執(zhí)和強硬。”
李星在《秦腔》即將出版時與賈平凹一次對話中,稱賈平凹“在30年的創(chuàng)作歷程中”,“是最不跟風的一個,可以說走的是一條自己獨特的創(chuàng)作道路”。這位當年企圖以濃重的“庸俗社會學”觀點,想要把賈平凹引上“正路”的評論家,終于讀懂和認識了賈平凹。
賈平凹的“最不跟風”,導致他成為當代中國文壇最受爭議的作家之一,毀譽參半,說好者捧上了天,說壞者不如一堆狗屎。孫見喜第一部關于賈平凹的紀實文學就叫做《賈平凹之謎》,幾十年來圍繞著賈平凹舞文弄墨者不計其數,其規(guī)??峙乱谇f字以上。但是,應當說這個謎至今尚未解開。各種各樣權威的評論家從不同角度進行論述和闡釋,始終都讓人難以心服口服。
令人奇怪的是,賈平凹的作品卻越來越受到讀者的青睞。在當代中國文壇,能夠與當紅影星、歌星比知名度的作家,賈平凹算得上是為數極少者之一。以經濟效益為主要目的的全國各地出版社,絡繹不絕地爭相出版賈平凹書籍,每本初版印數動輒就是一二十萬冊。是現(xiàn)在的讀者腦子進了水,還是我們正統(tǒng)的文學藝術觀值得懷疑?賈平凹這個人并不復雜,可是“賈平凹現(xiàn)象”卻值得我們嚴肅認真地思考和研究。中國文學究竟應該如何向前走,可以先從研究賈平凹開始,然后去尋求正確的答案。 |